分卷阅读35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纪炀的手段向来厉害,这次他也体会到了。

但真的能二选一?

可他不想二选一啊,明明不管园子还是关市税,都该是他们的。

宗正寺这边情况已经明了。

基本分为两拨人,一拨人靠着给长公主修园子,吃了不知道多少银钱。

另一拨人吃不到这个银子,就想着要关市税。

算起来自然是后者人更多,吵起来也更理直气壮。

其实还有很小一部分,如果仔细查的话,会发现他们都跟外放出去的徐铭关系不错,皆是读过书的,准备明年科考那种。

他们身为徐铭的好友,之前十分同情他的经历,更知道他被山贼掳走,还是纪炀弄出来的。

徐铭更是写信回来,让他们能科考快些科考,不要再犹豫宗室科考丢人的事,若是能外放,尽快外放出来。

徐铭到底在外做了五六年的官,经历大不一样,他现在早已不为山贼掳走的事烦恼丢人,跟同僚提起甚至能自己调侃几句。

眼看汴京局势,再想到纪炀的性格,写信劝同为宗室的好友们不要趟浑水。

陛下仁厚,只要他们及时抽身,自然会网开一面。

这些人并不说话,不过也没人在意他们。

他们这种偏远旁支,说话也没分量,否则怎么想到走科举路。

往日提起宗室去科考,总会让人笑话,可这会他们却有种恨不得马上科考的想法。

争吵过后,宗正寺对纪炀充满怨气。

特别是琨王等人,琨王这几年确实霉运,林大学士找茬,纪炀找茬。

也没办法,谁让他儿女众多,孙儿也多,所以手下人更容易犯错。

琨王也是怕了几分,摆手道:“要不然就要关市税吧,这是律法规定给我们的。园子到底欠些道义。”

那园子实在太过奢靡,特别是最近建造的几个,花费之高远超众人想象。

更别说自家人为了省钱,占人家上好田地都没给多少赔偿,买那些怪石都是强征过来。劳役更不用说,全是汴京周边的百姓。

纪炀既然手握这些把柄,那园子确实保不住了。

那次大朝会之后,他的人还在四处搜集证据,听说不少百姓得知,竟然主动去报案。

估计他手里的东西会更多。

如今只有弃车保帅。

几个王爷中还有个平王,他甚至都没出现,家中儿女子侄也并不出声。

给出园子丢掉面子。

让出关市税没了里子。

几乎所有想分钱的宗室都在争论。

这事在宗正寺吵了足足半个月,十一月十五,灌江府关市税的金额送到汴京。

灌江府今年开了三次关市,前两次纪炀把持着,都给了边关城墙卫所等等,账目只有皇上知道。

其实第二次的时候,已经是新知府掌握,可那会还有纪炀余威在,别人不敢动。

这第三次的数额已经悄悄递了过来。

十月份开的关市,一共收了二百八十万两的白银。

因为灌江府太过稳定,几乎草原所有部落,以及更远的一个国家都过来交易。

其中大部分,都是那个国家贡献。

而那个新接触的国家附近还有不少同等规模的城池。

这里面的潜力堪称可怕。

一处关市都如此,纪炀还在撺掇的海市,岂不是更夸张?

这可是长长久久,谁都挑不出错,整个宗室都能分杯羹的银钱。

如果再不心动,也就不是他们了。

宗正寺最后做出决定,找皇上求情,秘密解决这件事。

长公主以及涉事的宗室们确实有罪过,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