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看看人家隔壁村,看看人家隔壁县!

本以为自己已经做得还不错,谁知道那旁边的正丰县,他们知县发展起炭火买卖,说什么他们西北这边冷得早,暖得晚,很适合发展炭火,如今还真把事情做成了。

还有个县,因为距离文饶县近,干脆买他们那的羊皮,开始做羊皮帽子,羊皮靴子。

另一个县有样学样,买来羊毛,知府大人还教会洗羊毛,翻晒羊毛,甚至做了羊毛的手套跟羊毛大衣,说是十分暖和,等售卖起来,也是极好的。

人家这些县发展营生的时候,自家田地也是顾着的。

所以他们慌啊!

知县天天愁到掉头发。

本以为还有个农业县跟他们一样,都把重点放在种田那上面了,会是同病相怜,没想到知县过去一瞧。

人家是没发展其他经济,偷摸把水渠修了!

现在人家田地挑水种田,根本不用跑太远!很近的距离里,还挖了蓄水池,蓄水池里竟然还养鱼!

好在知县帮他们揽了这运输的活计,算是挽回点面子。

否则等年底的时候,其他十几个县各显神通,那他们怎么办?

放在其他地方,他们的政绩或许还算可以,但在灌江府?真的不行!

整个灌江府卷起来的效果很是明显。

那些过来买卖货物的商贩们的夸赞都是一点点辛苦做出来的。

各地百姓同样觉得忙碌,但如今的忙碌跟之前的忙碌不同,以前忙是给地主赚大房子,现在则给自己赚衣食住行。

而且灌江府的百姓们,心里渐渐知道了个道理,不事生产的人,是没资格大肆享受的。

灌江府,是他们的灌江府,是他们一点点修水渠,是他们种庄稼,是他们养殖。

这一切的改变,最应该感谢自己!

不过他们偷偷感谢一下知府大人,这总可以吧?

如果再有试图欺压他们的乡绅出来,灌江府百姓是不会那么轻易屈服的。

他们本身就能组织起来,反抗对方的暴行。

如今的组织,目的会更明确,也会更团结,因为他们已经有过一次的经验!

等送牧草盐巴的车队回到灌江府,纪炀那边也得到消息,如今潞州,凉西州,灌江府,几次商路走下来,已经十分通畅。

各方的物产也在这当中交流,沿途的治安也被三个地方联手控制,更方便交流。

纪炀甚至还看到潞州扶江县送过来的香粉,没想到用这种方式重逢。

而灌江府优质盐巴牧草羊肉,同样随着商队去往其他地方。

从三月开始写信筹备,如今八月十五,灌江府布政使看着账簿,几乎笑得合不拢嘴。

谁说偏远的地方一定会穷?

谁说这里荒凉没钱?

不说本地田税养活当地驻军没一点压力。

再有关外市场,关内交易。

如此大笔进账,已经能窥探到灌江府以后的繁华之景。

但布政使跟当初玉县丞想的一样,纪炀很能挣钱,但也很能花钱,投到基础建设的银钱数不胜数。

更别说还有边关极吃钱的城墙。

那城墙就跟吞金兽一般。

布政使是个明白人,自然知道城墙的作用,更知道因为陛下同意关市税全都修城墙用,在汴京强压着宗室们点头。

如今宗室们换着法地找皇上跟皇子的麻烦,还说皇子需要陪读,准备送自己孩子进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