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也只能想想啊。
那么远的距离,五日一份的京都趣闻,京都百姓已经看五份了。
他才收到前两份而已!
与之相比,把报纸带过来的人更为重要。
看着一群信心满满的候补官员们,纪炀自然高兴。
朝廷拨过来的官员终于来了!
他这奇缺人手的灌江府,终于有更多人做事了!
跟着报纸一起过来的,还有另一件东西。
其中一个官员把手里的盒子珍重递过来:“知府大人,这是井侯家的孙儿托我转交的,说东西贵重,只做出两个。”
能让井旭说贵重的物件,他实在战战兢兢,现在东西终于送到,简直长舒一口气。
纪炀一边看官员,一手拿报纸,平安则把盒子接过来。
等打开来看。
只见里面正是他去年就写信,让他们帮忙做的放大镜!虽说个头不大,但确实按照要求做的。
透明的玻璃,外面用了上好的木头做手柄。
盒子打开,众人下意识惊叹。
这是琉璃吗?
如此透的琉璃,举世罕见吧?
纪炀嘴角带笑。
今天还真是好事临头。
朝廷派来的官员到了,报纸他们也帮忙带来,还有他想了许多的放大镜。
三月份春暖花开,日子好,心情也好。
纪炀笑眯眯道:“不错,大家今日先休息,差事不忙。”
这些被派来的官员们下意识松口气。
很多人都说,纪大人总是一人当三人用。
特别是回京的宫中内官,更是绘声绘色讲了纪大人如何争分夺秒,如何勤于公务。
一个月之内折返好几个地方,每次做事还十分利落。
体质稍微差点的人,都更不上纪大人的节奏。
不止内官在说,随行的人也是连连点头,反正把他们这些人吓得够呛。
现在看来还好?
只是纪炀下面又道:“等安排大家到位之后,咱们就开始巡查灌江府。”
“灌江府每一个县,每一个村,都要去一遍。”
???
灌江府?
那么大的灌江府?
都要走一遍?你说真的?
第106章
被派过来的官员们哭丧着脸。
都是真的。
原来都是真的!
那个内官果然没骗他们。
刚赶了这么久的路, 就要去巡查地方。
灌江府那么大,那么大。
大到让人想哭!
这些官员, 基本都是三十六年的进士, 在翰林院“实习”一年,这期间会派到各部门学子。
也叫观政,而他们也被称为观政进士。
不过也有些有经验的官员, 比如三十五岁的布政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灌江府上任布政使被纪炀砍头的缘故,这位布政使显得格外好说话。
他虽比纪炀年长,但却十分客气。
布政使笑道:“原本应有通判过来, 只是陛下跟吏部那边还没有决断,估计要等段时间再说了。”
或者等纪炀走了之后再说。
通判在本朝有监督知府知州职责。
陛下显然不想让人打扰纪炀治理, 毕竟派人过来的时候, 那朝中几个党羽又要争个不停了。
看陛下的态度, 大家也明白怎么回事, 那就是不要给纪炀找麻烦。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