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事传出去,汴京参他的折子肯定满天飞。

不仅如此,连陛下都会对他有所猜忌。

纪炀身边的徐铭, 赵大人,武知县, 知道实情, 其他人并不知道陛下书信的存在。

所以这会表情不一, 纪炀等人一一看过去,记下大家情绪,这才道:“陛下已经同意,文书也已经送过来。”

话是这么说,纪炀并不拿出书信,只是口头道:“大家放心,早在八月份,我已经递了这个申请。”

“八月?现在才十一月初十。”

边关距离汴京的距离,坐马车要近两个月,骑马一路不停也要二十天。

就说八月中旬送的书信,九月上旬文书到汴京。

陛下他们肯定要商议吧?

难道一个月就讨论好了?

还把文书送了过来?

这处理事情的速度也太快了。

不像是朝廷风格。

于是有人道:“可否能把文书拿出来,让我等看看陛下怎么说的?”

纪炀却笑:“怎么?不相信我?”

原本是信的。

但书信遮遮掩掩,那就不信了啊。

纪炀又笑:“你们真的不参与?我们太新县,可是准备好售卖些日常用具,应该非常好卖。”

这还用说!

黑市停了两三个月,关外肯定缺物资啊。

而且关内羊肉价格都上涨的,也所以因为没有买到关外的羊肉。

反正开放关口互市,谁都愿意的。

只是有一个问题。

陛下,真的同意了?

若真的同意,那文书有什么不好拿出来的?

而且就这样巧?

陛下总不会是加急处理的吧。

纪炀知道众人疑惑,也故意按下文书不给看。

在众人犹豫的时候,文饶县赵大人,今安县徐铭,宁兴县武知县,立刻应声。

“我们肯定是要加入的。”

“对啊,我们那产的蔬菜,正好卖过去,让百姓们换点羊皮羊毛也行啊。”

“我们也是,当地还有食盐,少量售卖也是可行的。”

“对,反正陛下说了,全听纪大人的。”

这三个人齐声支援,并未让情况好转。

反而让其他知县更为疑惑。

谁知道你们三家跟纪炀关系最好,就算帮他隐瞒也是有可能的。

在徐铭身边的干吏蔡源忽然道:“反正这事纪大人负责,大家放心吧。”

众人睁大眼。

对啊!

这事纪炀负责,是他说陛下同意了,不管陛下有没有同意,他们就当有这回事。

说句不好听的,真出了事,也是纪炀的。

有些胆大的已经心动了。

还有些真正为纪炀担忧的却隐晦劝到:“这事情总还有解决方法,不用着急的。”

意思是,不要假传圣旨啊!

命要紧!

这两种态度都被纪炀记在心里。

已经清楚哪些以后是他可用的人,至少是真心为他好的。

还有些胆子大的,也很有意思,纪炀不至于厌恶,但遇到问题,肯定不会找他们就对了。

在纪炀的劝说下。

开放关市的事已经定下。

十三个知县,马上回到自己县城里,开始统计能售卖的货物,赶在十二月初五前送到太新县石桥西镇,也就是以前的刘县。

在十二月初五,为期半个月的互市开放,错过这个时间,下次开互市,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想赶在年前赚一笔,那必须把握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