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算没什么见识。

这群淳朴的百姓,心里也跟明镜一般。

纪炀并未出现,只让凌县尉跟卫捕头出去,笑着告诉大家:“知县大人说,等夏收秋收结束。想要买回抵押官田的,记得要递文书,到时候统一到衙门来,争取三天之内全都处理完。”

“对了,不会写文书的,就到衙门侧门,那边有个田秀才,说明情况后,他那边会帮忙写文书的。”

“田租是少了些,但大家本来是有土地的,还是快快赎回土地,以后给自己种田吧。”

三家派来的探子听到此话,也一时愣怔。

大家本来是有土地的。

其实他们这些所谓爪牙,难道没有吗?

可不知什么时候,早就被大家大户买走。

原本最忠心的爪牙,此刻心里也忍不住松动,即使只有一瞬,那也是胜利。

随着田租减免的消息传到各地,同时也掀起赎回田地的风潮。

三家只觉得眼前一黑。

怎么一件接着一件,桩桩件件都在挖墙脚。

纪炀都不会累的吗?都不松口气的吗?

纪炀累吗?不累啊,这会正喝茶看文书。

他还乐在其中呢。

第80章

六月下旬, 夏收的麦子一车车往县衙附近拉。

这些基本分为两类,一个是官田佃户拉来的田租跟田税, 总共两成半。

而另一边则是三家的农户, 单是田税就三成,剩下的田租已经在三家庄子上交过了。

两边对比,那边无偿帮三家干活的百姓, 自然羡慕不已。

一共只交那点,真好。

不愧是官田佃户,福利就是好。

这些官田佃户, 被纪炀等人早早分成六个庄子。

刘地两个,裴地两个, 鲍地两个。

如今算是庄子的管事过来交田税, 这些管事如果雇村民过去帮忙, 肯定是要抽一部分来付钱的。

再等个一两年, 这些被分成的庄子, 就是自然而然地村落,也是最早恢复农户生态的村子。

只是现在还没什么正式的名字。

但想着, 喊着喊着, 总会自己的称呼。

唯一的共同点, 那就是不想跟什么裴地, 刘地这种扯上关系。

比如刘地官田的一个庄子,因为靠近石桥,他们干脆就喊了石桥东村, 听着也是很不错的。

另一个更靠西边点。

干脆就喊了西村。

竟然也有模有样。

负责登记的韩潇听了,自然把乡亲们自己喊出来的名字给记上, 但并未把他们归为刘地的村子。

只说是太新县下的村落。

想必以后, 也没什么刘地, 裴地,所以没必要记上。

但这话他们府衙内部知道就行,没必要让其他人看到。

三家的佃户看着,其中一部分则兴奋道:“等田税的事情一完,我们就要有自己的田地了,以后再也不用交田租。”

“真好,可我家没去修石桥,赎不回来,但打算去给知县大人放羊,种牧草。”

“也行啊,是条出路。可惜我那大舅兄,他欠的钱多些,只能给刘家种田。”

“种吧,今年情况好点,田租免了点,还没要乱七八糟的东西。”

“他们要是敢要!我们就敢来衙门告状!”

“对,有知县大人帮我们撑腰呢。”

三家管事听着,刚想巡视,又顺手要拿鞭子出来。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