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8(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由他提出履行年幼时的娃娃亲,之前所谓文家,所谓其他人家,自然要退后。

别说文家还在摇摆,就算真的要坐下来说亲,同样要排在娃娃亲之后。

所以,他占理。

就算不占理,那又如何。

当时林家五姑娘还担心问:“你不怕别人挑毛病?”

毕竟以纪炀要讲的故事,他在宴会上一见倾心,说好听了,那故事确实不错。

说不好听,就要扯扯其他的了。

纪炀当时还笑:“我叫什么名字?”

叫纪炀。

那没事了。

再说,当年原身什么名声,买官纨绔。

到头来有点功绩,依旧人人夸赞。

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

他的容错远比五姑娘要大。

既然知道林家五姑娘过来时,自己还专门回房间取了小璎珞,纪炀便决定护她终生。

给未来娘子背点锅,这不算什么。

只是没想到她比自己想的还要大胆。

但她越是大胆,洒脱,要放弃之前促成的一切,纪炀越不忍心,让她的辛苦付诸东流。

说起来,江小子江乖乖虽没来汴京,却被他俩不约而同当了借口。

一个借口要送果子。

一个借口要给璎珞。

都没想说什么,可偏偏话里凑着话,从试探中得到结果。

他们或许不是爱侣,至少为知音。

之后便不用说了。

皇帝知道他要娶林家的姑娘,自然笑着看他。

纪炀还说什么,听王伯讲了,才知道母亲在他两岁左右的时候跟林家订了娃娃亲。

只有林家的五姑娘刚好比他小两岁,那便是跟她订的。

林家。

正合皇帝心意。

以前看纪炀就顺眼,现在越看越不错。

林家是个好的,但儿子儿媳并不争气,唯独刚刚展露头角的林家孙儿还行,但还远远不够。

现在多个纪炀。

皇帝只觉得,纪炀一到汴京,怎么什么事都顺起来了。

武侯啊武侯,你若在世,知道自己孙儿不错,只怕乐得蹦起来。

帝后点头许婚,自然没人再提什么文家的事。

文家是不错,文家四哥也还行。

可跟伯爵府嫡子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文家要真想说亲,不至于映月郡主对其他人感兴趣了,还拿不准话。

若他家真想结亲,映月郡主又不是个死缠烂打的人,他们大可约上林家详谈。

他们两家抱起团来,别说映月郡主,连梁王都要退让。

拖拖拉拉,就是定不下来。

纪炀在林家宴会时便看清这一点。

当时林家大公子林启提到这事的时候,其实也是微微皱眉,但联合文家对他们来说比较重要。

说到底,文家家主年轻,而林家除了林大学士之外,再无旁人。

不过那会所指的映月郡主,其实代表更多是背后的宗室。

宗室不会看着他们两家结亲,文家态度也不明朗。

再之后他要去灌江府的消息传出来,文家立刻拘着文家小妹,却并不限制文家四哥跟映月郡主来往,让他们还在某某宴会碰头不欢而散。

那会纪炀便知道,文家是个有意思的。

迟迟不能决断,那就别怪其他人另找出路。

伯爵府,以前的侯府,又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