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嫂自然说好,“成,这都好说。”
去街头卖馄饨,得有推车,锅是一口特别深的铁锅,姜棠找铁匠铺子打的,光这锅就二两银子。
一百斤的面,六文钱一斤,总共六钱银子。
每天的猪肉鱼肉各十五斤,两种馅儿,香蕈猪肉和酸菜鱼肉的,混着菜一斤肉能包六七十个馄饨。
猪肉馅儿的馄饨十文钱一碗,鱼肉的八文。
汤并非盐巴紫菜调的热汤,而是熬的骨汤和鱼头汤。
馄饨摊子的小料就有好几种,油辣子、香醋、糖醋蒜、麻酱……
刘大嫂偷偷跟婆婆嘀咕,“姜妹子是哪儿的人呀,吃东西可真讲究。”
刘大娘道:“净胡说八道,不该打听的别打听,好好干。”
“哎,娘,我知道,就和你说道说道。”刘大嫂讪讪道,“和外人我肯定不说。”
刘大娘:“你不说,可孩子呢,他们小不懂事你大人也不懂事?”
这回刘大嫂什么都不说了。
东西置办的极快,卖了推车了锅灶,姜棠带着刘大嫂去订肉和菜。
香蕈是干,从杂货铺订,肉和菜都是熟悉的摊贩那儿,价钱实惠还新鲜,等以后要的多了会管送。
别看刘大嫂比姜棠大二十岁,但买东西都是跟姜棠后面。
肉都是一斤两斤的买,家里吃面是玉米面和白面混着吃,姜棠看着会讲价,游刃有余。
等买好了东西,姜棠提了小半,刘大嫂提了大半。
摊子就摆在隔壁两条街那儿,姜棠交了半两银子的摊位费,早中晚都能去。置办这些东西姜棠就花了三两多银子。
头两天,姜棠打算跟着刘大嫂去。
摆摊做生意的事她没做过,但凡事都有第一次。
九月十八的早晨,天还没亮。
姜棠和刘大嫂就推着板车去街上了,板车上东西不少,两锅汤,两盆馅儿,还有和好的面团和柴火。
早秋晨起雾气蒙蒙,街上已经有人推着车去街上了。
慢慢地,晨雾散开,变成了淡淡的烟火味。
第67章 独自生活的第五天
行人来来往往, 行色匆匆。
有人会在小吃摊前驻足一会儿,走的时候拿一个油纸包的包子,或是在摊铺上买块儿饼, 一边走一边吃。
这会儿天还没亮透,街上人就不少了。
盛京除了本地人, 还有外地来的商人、工人,而且属这些人居多。盛京繁华, 来这儿做事赚的钱多,但远走意味着漂泊,离父母妻儿极远, 早中晚连顿热乎饭都吃不上。
几个男人合伙租个院子,但就是个落脚的地方。
男人嫌做饭麻烦, 就在外面对付一顿,随便吃点包子、烧饼、面汤……早饭就吃过了。
姜棠一到这里就在永宁侯府,见的都是世家娘子夫人吃茶赴宴。
早起慢悠悠地收拾, 梳妆打扮, 去正院请安问好,当然陆锦瑶因为有身孕不必请安, 但姜棠在正院那段日子, 见韩氏三人日日过来。
赴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