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耳室的细作听到动静,大喜,欲贴门细听,正屋的门便砰地一声被人从里面踹开了,传闻中冷淡疏离、矜贵自持的文相居然面色铁青、衣衫不整地夺门而出,镇北侯追上来抱住人不让走。细作想凑近看清楚,于是把耳室窗纸上的小洞慢慢撕开,可没等他看清文相的脸,一道黑影就出现在他眼前。

第二天,京城里又有了诸多新鲜事。

即便是在这般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世家大族们也爱听那两位的八卦。更别提今日上朝,太和殿上,那两人还一左一右站着,镇北侯的眼睛就没从文相身上挪开过。

“文相今日气色不佳啊?”四皇子调侃道。

文慎冷笑道:“圣躬违和,簪缨喋血,真凶未明而阖朝惴惴,昨日又闻安阳侯世子薨逝,何来霁色?”

“文大人所言甚是,四皇子殿下对待此事未免轻挑了些。二皇子尸骨未寒,安阳侯世子还未入殓,真凶不见,臣等便一日不能安睡。”昭帝朝的一位老御史缓声道,“文大人,您奉旨督办这几桩案子,虽说事态紧急,却也勿要思虑过重,万事皆有因果定数,人事有限,贵在尽力而为。”

“有劳张大人挂心,文某食君之禄,哪怕舍去这条薄命,也要为大夏朝剜掉这根毒刺。”

虞望心里不爽,文慎拿的那点俸禄,比起他倒贴进国库的钱那是好比蜉蝣见青天,一粟渺沧海,现在这笨蛋看都不看他一眼,故意躲他视线不说,还在这儿发莫名其妙的毒誓,简直不可理喻。

“还是先把这五支箭的来历查清楚再说吧!”虞望身着蓝墨锦,头戴远游冠,腰佩十三环蹀躞金玉带,铿然出声,好一派丰神俊朗,英姿无双,“大理寺和锦衣卫若是就这点本事,就别带着我家道衡瞎胡闹了,省得你们成天吃饱了饭没事干,还要让道衡背黑锅。”

大理寺少卿徐闻雒冷汗直流,这案子推不推得下去是一回事,皇上钦点文道衡督办又是另一回事,虞望搁这儿指桑骂槐,在场的没人听不懂。

“侯爷有所不知,这五支箭都是西北杨木所制,放在以往,定会首先怀疑匈奴奸细在京作乱,可如今匈奴已灭,余部不成气候,又怎会有武功如此高深的刺客?”北镇抚司副使严韫解释道,“虽说每次案发现场都留下了相同的物证,但仵作验尸后判断凶手应当不止一个,箭矢入体的角度、深度、位置都有很大不同,初步判定是三人以上乱贼作案,且这三人与西北戎狄关系匪浅。”

“西北?那地儿我熟啊。”虞望转了转磨损严重的旧扳指,轻笑道,“要是我还能拉开弓弦的话,说不定还能与那几个乱贼比比箭术呢……你别说,没准儿对面还真是我认识的人。”

“虞子深!”文慎怒斥他,“你要是再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就马上从这金銮殿滚出去!”

“文大人,侯爷不过合理推测而已,您又何必跳脚呢?”虞党重臣何如霖拱手拜了拜帝位上监国的太子殿下,打心底里看不上这位端居长安的文臣,他有一亲妹妹,爱慕侯爷十年之久,在侯爷出征前就表达过心意,只是当时被侯爷以心有所爱回绝了。

侯爷为大夏朝征战戍边,九死一生才回到长安,却被这样一桩惊世骇俗的婚事羞辱,早知今日,不如不回这狗屁长安!

何如霖越想越气,看文慎那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样实在不顺眼,还想刺他几句,却没想自家将帅竟抬手制止了他,不让他和文慎对呛。

“侯爷!他欺人太甚!”

“呵!镇北侯殿前失仪,以乱臣贼子自居,文大人嫉恶如仇,一时激动,口未择言罢了,谈何欺人?”文党官员户部尚书许宁淡淡出声。

“放屁!你哪只耳朵听到侯爷以乱臣贼子自居?!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