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他收购的一家新公司——Orion,项目的核心客户,是一家刚成立不久但野心勃勃的新航天企业SpaceX,对方试图做的是私营低成本近地轨道发射解决方案,目标市场包括小型卫星群、高速网络投送模块以及中距军事通信系统。

而Orion制造的则是飞行器大脑,负责飞控系统、实时指令集......整个研发团队里,85%的工程师都来自航天局、国防部项目外包商,甚至从波音与洛克希德跳槽而来。

“项目进展顺利......研发也没有问题,但我们目前,遇到了一些小问题。”身穿西装的合作伙伴克里斯在亚当背后说道。

“什么问题?”亚当转过头。

年轻的企业家光从长相上来看,介于男孩的青涩和男人的锋利之间,但面部轮廓已经逐渐清晰,德裔血统带来的高鼻梁、深眼窝的特征明显,却未失柔和。不过如果仅从样貌上判断他是一个好说话的人,那可真是大错特错。

他本人是出了名的不好打交道,傲慢而冷淡,跟绝大多数风投家的关系都很一般,但他很有能力,运气也不错。过于的一年中,他的一家科技公司发展迅速,带来了至少是近亿美元的营收,已使得他在硅谷科技圈子里小有名气。

“推进器出了问题。”克里斯说,“SpaceX原本计划的推进器供应商因为欧盟环保限制延迟了出口,亚洲供应商在接口协议上不兼容......计划被无限期推迟,导致我们的交付也连带着停滞了。”

“什么叫做欧盟环保限制?发射火箭耽误欧洲人环保了?”

“说是氧化剂试验不符合碳排放新标准,德国那边批不下来......”

“你们的交付有问题,我们的该怎么办?”亚当挑眉,“我已经往里砸了不少钱了。”

“我们在找新的推进器,不过还没有找到,你得帮忙一起找,因为如果没有推进器,搞不好我们要一起破产了......”

亚当:???

迎着他的注视,克里斯乖乖闭紧了嘴巴。

“能接受的最大推迟时间是多少?”

“188个小时。”克里斯说。

亚当皱眉盯着桌上的那张白纸看了几秒,没有说话。

他总不能一年过去,仍然在破产边缘徘徊。可现实是,创业比他想象得更复杂。技术、融资、验证、交付,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故障,而每一次耽误都在消耗时间和金钱。

克里斯还在翻文件,嘴里断断续续地念出候选名单。

德国的太贵,美国的太慢,中国的接口不开放,日本的推力不够。他甚至念出了印度的一个小型私营航天机构,但连他自己也没太当回事。

“五天之内能出货,不会受到出口限制,能和Orion的数据总线兼容,而且推力至少达到1MN(兆牛顿),还不能太贵,我们也没有多少资金了。”亚当缓缓道,“想想全世界还有哪个国家能做到这些?”

控制室里安静下来。显示屏上的模拟进度在自动跳转

当前仅有少部分国家掌握最先进的液体推进器技术,美国自然算一个,但技术被官方的NASA垄断,民营企业仅有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以及Pratt&WhitneyRocketdyne掌握部分技术,这都是竞争对手,可以直接忽略。

欧盟方面,德国和法国已经研制出氢氧发动机,却因为所谓的环保计划限制出口,很难说里面是否有大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