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很快给宋江点出了他的第一个‘计谋’。
“圣人所给的名单其中必定另有乾坤。别的不说, 将军您手中这圣人所赐名单之上的人, 便有许多是吴某久闻大名的英雄。想来在我军开拔之前, 这份名单上的人能凑越多,我军的胜算便越大。”
宋江:“我在路上也思索过这个问题了。但是这名单上的人分散太广,我们的时间不多,最多十五日,最少便更不可估量。这上面的软家兄弟甚至不在这附近,快马奔程也有些难, 更何况陛下这名单上竟有些已经落草为寇的人,想来说服他们相信都是难事,更遑论让他们能够立刻加入。”
吴用抿着嘴,老头很阴险很反派地笑了一下。“其实圣人是看重将军的,形式绝对于将军有利。”
宋江:“哦?怎么说?”
吴用:“对比将军手里的两份名单,将军手里的名单其中虽然有悍匪,但其中原本就是朝廷的英雄便有25人。这些人按照圣人说法, 已经从各地接到召令寻将军而来。”
宋江:“正是。”
吴用:“某大概看了下, 能辨认出来的,落草英雄大概是十几人。我正巧识得其中的时迁兄弟, 绿林中人之间应互相都有些交情。待行动时, 可以先找到时迁兄弟,要他归军之后,自然能够劝说其他。”
宋江见吴用手握名单之后,能够这么快速又有条理地把名单上的人排出最右募招方法, 更是隔空惊叹于赵霁的神奇。吴用厉害,但是提点他宋江第一步过来找吴用的圣人更是显得深不可测。“好的。”
吴用:“张顺张青等人按照名单介绍,自是有些小生意。依附于官家做事讨生计,大概都不难说服。孔明孔亮则是有家宅土地。陛下所说我们出兵攻下土地良田我们皆可分。这嘉奖于他们来说也算是种不小的吸引。”
宋江连连点头:“不错不错。那接下来我们是否向北?”圣人给的名单上,此地北处的人偏多些。
“不。”吴用的手慢条斯理地捋着胡须,抬手扬了扬赵霁给方腊的那个名单:“咱们往南。”
宋江:……嗯??????
————————————
时间不够了,本质上,是宋江和方腊在规定时间内,用自己最大努力把人尽可能全地搜罗来的行动。
其实,赵霁给宋江梁山名单的同时又给了宋江方腊军的名字。暗暗包含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他给方腊的名单旁边,也有梁山的名单。
赵霁对吴用的用兵调度,指挥大型战役的能力存疑,但是对这人收集名将的能力非常肯定。原著中,梁山上一半人说白了都是给吴用坑上梁山的。只要是个有才华的人才,就‘见其是条好汉,算上梁山’。吴用在山上当着土匪都能用那些手段把身家清白未来前途无量的官兵骗过去。
现如今朝堂吏治清明,南方虽有饥荒,但还只是个苗头就立刻遭灾城池大面积施粥赈灾止住了沸腾民怨。原本梁山上的那些人现在有的安安稳稳当着自己的地主,有的做着自家营生。总之都还有活路,若是有机会,自然人人向往建功立业。宋江这边,师出有名的正义之师。要收起人来更不难。
而且几乎每个人赵霁给的名单都精细到了哪个人在哪个府郡,哪个山上,或是干什么营生。
时间有线的情况下,难凑起人来的,一开始就只有方腊军。
原著中,方腊起义的时候,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了。
地方官员横征暴敛,地方人群民不聊生。一个人四面八方都是死路,无论如何都活不下去了,才会琢磨造反。
而如今,虽有灾荒,可赵霁几个折子送往汴梁。
雪花一般的赈灾物资送来灾区。
流民都能活下去了,拼死一搏的尽头压根就没产生过。
何况赵霁从登基以来勤勉认真。吏治环境都并不算糟糕。方腊他们都尚且没有被逼到过不下去,要造反的程度,那出现传说中假拖“得天符牒”。聚集贫苦农民号召起义,‘四方闻风响应’的局面更难。而且赵霁已经尽力了,给方腊的名单上他能够知道的将领都拼命回忆起大致发迹地区。可更多的人都是方腊旗子立起之后投奔的。
对于这些‘投奔’的人,赵霁确实是没招。只能大致画几个方腊起义的时候响应积极的地方。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