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绪,若是影响了和谈便不好了。

纵然和谈不成还能再打,然沙俄国土辽阔,并非小国,总不能为了一时之气就同他们空耗着,平白添上更多人力物力和将士们的性命。

虽然早已不需太皇太后操心这些,皇帝还是将这些朝政上的事情说给了太后听。

其实距离太皇太后完全不再操心朝政已经有几年了,但皇帝发现,自从太皇太后放下了肩上的担子,身体却并未养好,而是一日比一日差了。

拿太皇太后自己的话来说,她这辈子就是个劳碌命,操心命,年轻时候给儿子操心,老了以后给孙子操心,累是累了些,可是看着儿孙成器,她也就心满意足了。

人活七十古来稀,以她如今的年岁,着实是享福享得够久了!

皇帝不免动容,他知道玛嬷这番话是在劝他宽心,可听到玛嬷话里话外都是告诉他自己要不久于人世,又如何宽心得了呢?

太皇太后本是这么一说,大约是人老了就容易有这样的感慨,可一瞧皇帝不知又想到哪里去了,就知道这话不该说,徒惹了他担心。

于是转而又说起旁的事情来:“我又想起你刚刚亲政的那会儿,可真是少年心性,半点儿委屈都受不得了,如今可长进太多了。”

皇帝也是一笑:“孙儿那个时候也是年纪小,容易冲动。”

若是今日之事放在他那个年纪,这些可有可无的俄兵,他自然是和前线的将领们一个想法,杀!

若是和谈不成呢,那就继续杀!

总会有把敌人杀服了的那一日的。

少年人总是会这么想。

若是把如今的他放在那个时候,皇帝是绝对会让自己忍一忍的,为了一时的意气的,为国家和朝廷造成了更大的损失这样的事情,不划算。

哪怕最后他依然成功解决了鳌拜,平定了三藩。

可前头那件事儿是玛嬷告诉他一定要安抚老臣,后一件事,则是用千千万万将士的性命的平定的,足足五年的风雨飘摇,多么惨重的代价。

一晃过去了这么多年,当皇帝回过头去看,才意识到那时候有多么惊险。

然而也是那五年,他成长良多,一举坐稳了皇位。

哪怕动乱一开始由他引爆,可现在也没人敢提这个了,平三藩已经成为了巩固他皇位的功绩之一。

太皇太后笑容里有欣慰也有怀念:“你做得很好!”

......

天气转入秋凉,而后渐至寒冬,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是禁不住冬日的,太皇太后因此常驻温泉行宫,皇上更放心不下,时时出宫前去探望。

也亏得他年轻力壮才经得起这么奔波,为此,皇帝还很是得意。

然而,太皇太后的身体还是如风中残烛般,日复一日地衰落下去。

皇上前朝事务终究繁忙,不可能把全部心思用来侍奉太皇太后,自然就是后宫中几个有名有姓的嫔妃去代劳了。

大家领着孩子们去她跟前说说话,盼着她老人家能早些好起来,然而太皇太后一向不忌讳这些个,加之疾病缠身,脾气再好的人也有暴躁的时候,有时候不愿意喝药,还要跟人急,说:你们自撒手不要管,叫我痛痛快快地去了又如何呢?好过如今躺在榻上连个好觉都睡不得了!

这话自没人敢转述给皇帝,但皇帝如何能不清楚玛嬷的脾性。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