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亨双手扒着车窗越过纳喇氏的身子往外探,露出一张白里透粉的小肉脸,跟着笑哈哈道:“大舅,你怎么这会子出门了?吃饭了没?”
纳喇福顺家住隔壁白家胡同,和德亨家一样属正蓝旗同一都统下,不过纳喇家是属第二参领第五佐领,从行政划分上来说,和德亨家既不在一个村(佐领)也不在一个镇(参领)。
福顺大舅见大外甥生龙活虎的,就满意道:“吃了,在卫房里吃了碗凉粉,大舅给你留了一份,用冰水镇着,已经送你家里去了,你回家就能吃上。”
福顺比叶勤能耐,他勤奋好学,能写会算,在家里支持帮助下,在佐领里谋了一个小拨什库的差事。福顺当差十分上心,一直到放栅栏,他才会下班回家,平日里不是在都统衙门办公,就是在卫房和甲兵们混日子。
所谓的小拨什库,就是佐领下的一个小官,是佐领的助手,管理着佐领内的一些文书、粮饷领发等庶务,其实就是佐领的文秘之一。
街道主任嘛,大小是个官了,俸禄是叶勤的两倍,一年领着四十两饷银,四十八斛糙米。自从德亨这个大外甥出生之后,福顺没少接济妹妹家。
德亨听到回家就能吃上凉粉,美的心下冒泡,眼睛弯弯笑道:“好哇好哇,大舅最好了。”
逗的福顺哈哈大笑。
纳喇氏在儿子小脸旁笑问哥哥道:“哥哥就为着碗凉粉特特在这里等你外甥的?”
福顺面上颇有得意之色,喜道:“今儿收到银子了,你哥我这不就巴巴的把咱们德亨那份给送来了?”
坐在牛车里被晃的身酥骨软的纳喇氏一听这话,立即精神百倍,她坐直了身子,也探出半个脑袋喜道:“果真得了?有多少?”
福顺一面摇蒲扇一面跟着牛车慢悠悠踱步,又是一阵笑,然后挤着眼睛笑哈哈道:“回家说,回家说。”
纳喇氏心下就跟被猫爪子挠了一样,痒痒的不行,但也耐下性子回家再说了,这胡同里到处都是人,叫外人听到就不好了。
德亨却是一点也不急,这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无非就是挣得多挣得少的差别罢了。
之前说了,牛角湾胡同在大城东南,离崇文门不远不近,而崇文门又叫税门,主要征收进城的商货税,也就是说,走崇文门的,大都是重商大贾。
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商机无限啊。
不过,大商机是轮不到德亨和福顺这样的“升斗小民”的,但大钱赚不了,养家的小钱还是能赚一赚的。
福顺是旗人,还是在职官兵,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辅助佐领管理佐领内的旗人,以及,接受上级命令随时跟随将领出兵。为了能让八旗官兵一心作战,爱新觉罗家的老祖宗说了,旗人不得谋经济事。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旗人自己不能经商赚钱,可以“雇佣”民人帮忙嘛,他们就住在崇文门内,从地理位置和空离上,占有先天优势。
而且,崇文门外有的是廉价劳动力,不愁雇不到人。
w?a?n?g?址?F?a?b?u?Y?e????????????n???????????﹒???o??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被狡猾奸诈的汉人给骗了,否则,到最后谁是谁的爷还不一定呢。
这也是旗人为甚么总是对民人(汉人)这么“不屑一顾”的原因之一,因为在头脑上,他们的确干不过民人,哈哈。
经过仔细考察之后,德亨发现,有一门生意,他们家占有“货源”上的先天优势,那就是建碓房。
所谓的碓房,就是舂米的地方。
八旗官兵一个季度领一次粮饷,领到手的粮食都是按斛按石算的,其数量之大,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