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永宁四年,昆仑山下曾发大地震,山洪蓄积,暴雨十日不退,村屋塌陷,疫病群发,山下村庄尽皆受灾,妇孺儿童死难者不计其数,连逢灾年,朝廷赈济不力,绝境之时,一群白衣“仙人”手持长剑,尽数下山,分发粮食灾饷,搭建粥棚,分舍汤药,重建房屋,与百姓同宿同食七十余日才返回山中。

问及仙长道号姓名,却都隐而不答。

到了回山那日,百姓早早起床,备足干粮和清洁衣裳,准备送别山中道长,却见前些日子还浑身泥汤,与他们同宿同栖的白衣道人已不知所踪,村民追至半山,只见千仞峭壁,鸟兽绝迹,银衣道人带领数十名弟子,于半山微微一笑,隐入云雾深处,从此不知所踪。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ⅰ?f?u?w?€?n?Ⅱ?????????????????则?为?山?寨?站?点

山下村民尽皆跪拜,说是遇上了天上的神仙。

昆仑山巅终年白雪皑皑,一座座宝殿笼罩在缭绕的浓白雾气里。

近日昆仑派热闹的很,尽管掌管戒律的玉虚掌门再三强调了比武期间的纪律问题,可那些年轻的小弟子们还是沉不住气,一有空就凑在一处,垂着两只鼠灰色的大袖管,叽叽喳喳的议论。

“你们听说了没,今天这一场又是故渊师兄胜出,已经连胜第十三场了吧?故渊师兄真是好功夫,那一手乱雪剑舞起来,刷,刷,真像狂风骤雨一般!”

“那有什么,要不是去年故渊师兄被玉玄掌门派下山出公差,提前三场退出了上届的‘升衣战’,怕是早就名列本门白衣弟子了,哪还用得着今年再比一次?”

“说的也是,放眼派里这些个绿衣弟子,就属故渊师兄是个翘楚,别说绿衣弟子,我看啊,就连在去年的‘升衣战’中晋升白衣的卓春眠、闻怀瑾两位师兄,真过起招来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一名小弟子贼溜溜地朝四周观望一圈,往人堆里一凑,神秘道:“你们知道去年玉玄掌门为什么连最后三场比试都等不得,火急火燎的把故渊师兄派下山去?”

见众人答不出,小弟子展露得意笑容,抚掌道:“还不是因为陈远大师兄!玉玄掌门护犊子,生怕门下这位‘德高望重’的‘一坛子老酒’在故渊师兄的剑下败得太难看,一张老脸都不要了,用了个送信的由头把故渊师兄支开,没想到陈远一连败给名次还排在故渊师兄后面的卓春眠和闻怀瑾两人,连决赛都没进,玉玄掌门的脸啊,黑了整整一个月!”

“说起来陈远大师兄也够倒霉,自从他晋升绿衣弟子,参加升衣战没有五回也有三回了吧?前些年还好,只是最后一轮惜败,可去年竟一连两局都在三十招之内输给比他小了十几岁的师弟,真真是让人笑掉了大牙,我要是陈远师兄,不等玉玄掌门发难,先一头在兼山堂前的石狮子上碰死了痛快!”

“咳咳。”一声咳嗽打断了众人的议论,小弟子们抬头一看,吓得脸色都变了,也不知道先前的议论被他听去了多少,个个作鸟兽散,扫雪的扫雪,掌灯的掌灯。

来者正是小弟子们口中的大师兄陈远。

陈远年近四十,肩膀宽厚,生了一张四平八稳的面孔,两腮蓄着些稀稀拉拉的胡子,也不恼怒,淡淡道:“今日兼山堂议事,四位掌门又提及本次‘升衣战’期间各项秩序,你们当好差,要是闹得太过分,即便我去说情也免不了责罚。”

小弟子们各自点头称是。

陈远将长剑往背后一负,缓步走了,眼见着那墨绿道袍消失在石板路的拐角处,小弟子们才舒了口气,也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咱们这大师兄倒真是好脾气,抛开剑法不提,单说和蔼可亲,故渊师兄就输了陈远大师兄远远一大截。”

“别说了别说了,仔细等会又来人了……”

一阵大风卷着雪粒子,尽往人脸上招呼,小弟子们闭住呼吸,零零碎碎的议论湮没在呼呼的风声里,听不见了。

关于“升衣战”的讨论并没有止息,昆仑派门规甚严,气氛刻板严肃,自上而下的不苟言笑,这些年轻小弟子早就憋坏了。

玉虚掌门知道这一重原委,也不真的追究。

“升衣战”是昆仑派的大事,提前数月,各殿都已打扫一新,四位掌门师兄弟门下数百名弟子一个个摩拳擦掌暗自较劲,你在切磋中领悟了新的剑招,我便要彻夜打坐在内功上精进一筹。

昆仑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