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早知道了。”
孙莲英笑呵呵装傻:
“知道什么?咱家就是来凑个热闹,不掺和你们的事。”
马阎见状,却愈发笃定了,忽然反应过来:
“陛下是不是也知道?”
孙莲英没吭声。
当日,赵都安托他向女帝送上两样东西,一个是摄录卷轴,是复制了那场对话,以此给女帝证明清白。
一个是奏折,赵都安简要写明,周丞要借王山来对付自己,希望女帝帮忙演戏,顺水推舟,他好将计就计。
所以,女帝是知道赵都安的“清白”的,也知道赵都安要将计就计,坑周丞一把。
但女帝一来,尚不知进展如何,不知赵都安以身入局,现下是否已自证清白。
更重要的是,奏折中,并未提及薛琳一案。
所以,女帝并不知道,赵都安已经利用旧案,几乎扳倒了周丞。
因此,怎么说呢。
女帝知道一点,但不多……
“袁公?”
人群中,赵都安看向走来的袁立,正要道谢,却见袁立摆了摆手,笑道:
“这里不是寒暄的场合,你现在,该去另一个地方。”
他眨了眨眼,竟有一瞬间的老不正经。
仿佛在说:
快去吧,快去陛下跟前人前显圣。
“多谢袁公提醒。”
赵都安深知,在职场上,很多时候,做得好,不如汇报的好。
所以,他才不是喜欢人前显圣,纯粹是要将每一次在领导面前表现的机会把握住。
“不好,记得方才我丢出卷轴,周丞准备退堂的那阵,好像有个宫中来监督的小太监跑出去了,怕是以为审问结束,忙着进宫汇报了……”
不过,赵都安转念一想,又觉得问题不大。
小太监跑的太早,并不知道后续的这一节,奏折中也没写,所以贞宝对于我翻薛琳案的事还尚不知晓……
稳妥。
赵都安匆匆换了衣服,借了张晗的马,扬鞭,朝皇宫奔去。
……
……
与此同时。
皇宫中,大虞女帝今早迎来了一位客人。
御花园内,池塘边的凉亭中。
徐贞观纤细白皙的玉指从棋盒中,捏出一枚白子,望向棋盘对面的老人,说道:
“……所以,太师您实在是误解他了,赵都安并非外界传言中那般,往日种种行迹,乃是刻意自污罢了。”
她口中的“太师”,自不是旁人。
乃是大虞朝文坛举足轻重的泰斗,亦是元老级重臣,朝中“三公”之一,顾命大臣,与逆党太傅庄孝成曾并称“南庄北董”。
现如今,执掌翰林院,任职三品“翰林院承旨大学士”的朝中顶级清贵的董太师。
作为昔年,三皇女时,曾教授女帝学问的“授业恩师”,董太师是彻头彻尾的“皇党”。
亦是女帝初登基时,朝中最为支持的一股力量。
因而,虽因年岁早已大了,难以负担重要职位。
但这位耄耋老人,在女帝眼中,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因此,才委以重任,由其牵头选人,组建“新内阁”。
今早,董太师入宫,再度劝谏她亲贤臣,远小人。
显然又是不知从哪个学生口中,听到了关于赵都安的坏话。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