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这么值钱吗,他沉吟了下,说道:
“我的见解其实还有很多……”
张衍一笑道:“小友上次可不是这般说的,你说只感悟出那几句。”
问题是,上次你就送了一碗醒酒汤啊……赵都安认真道:
“哦,是我这两天有的新感悟。”
“……”张衍一莞尔一笑,不甚在意地说:
“哦?那你且说来听听?”
以他的境界,倒不会真不懂那些异世界字句的含义。
但同样的道理,能否用足够凝练,精妙的句子来阐述,却是另外一码事了。
天师府的《天书》修了上千年,张衍一本以为已尽善尽美,无一字可增减。
但赵都安随口道出的,却竟比天书中历代大修士琢磨的字句更加洗练,直指天地大道。
不过,正如诗文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张衍一很怀疑,赵都安此前说的,已是最好的那些。
后续的狗尾续貂,哪怕仍旧不错,但也不够取缔天书上的文字了吧。
另一边,赵都安也在思考哪个句子比较值钱,他想了想,说道:
“方才老先生说,天地有仁,给予启示,我倒有不同看法。”
“哦?”
赵都安侃侃而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顿了顿,他道:“此为天地不仁。”
汤饼铺凉棚下,张衍一愣住了。
第109章 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道法自然”
天地不仁……天地不仁……
清晨的汤饼铺子内,当赵都安念出这一句话来。
原本不甚在意,也并未抱有期待的老天师,仿佛被击中了。
静静咀嚼着这个句子,虽年岁已大,但仍清澈如孩童的眼眸猛然亮了几分。
严格来讲,赵都安说的“仁”与张衍一方才提到的“仁”在语境上有所区别。
张衍一说,天地有仁,是在特定语境下的感慨。
喻指他作为信奉“天道”的术士,可从天道运转中,窥得凶吉祸福。
从而予以规避,这于世人而言,如同天地的“仁”。
是主观的感叹,却并不意味着,他当真认为,“天道”存在类人的情感。
而赵都安复述的句子,则是一种冷静,甚至略显冷酷的描述。
意指天地无所谓“仁”,亦无所谓“不仁”,天地自然而然存在,世间人世的种种,则遵循规律而生灭。
如是,天地之间便如一座巨大的风箱。
空虚而不枯竭,鼓动而风增,政令繁多扰民,不如保持虚静。
赵都安上辈子,看到有人用这句话,来阐述老子的“无为而治”观点。
将其解读为一种道家学说,对上层统治者的谏言。
但同样的句子,换了个世界,说给这位“天师府散官”听,意思就有了些许区别。
更像是对“修士”该如何认知天地。
如何自处,避免外界纷扰,守住内心的阐述。
……
“好一个天地不仁。”
张衍一不禁赞叹出声。
身为钻研天道的术士,他对此体会尤为深刻,看向赵都安的目光也愈发起了爱才之心:
“小友未曾修过天道,却已有如此鞭辟入里的认识,选择走武人一途,实属屈才。”
赵都安被吹捧的有些脸红。
赵公子还是要脸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