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伸出五指在沈太医面前晃晃:“沈伯伯,您眼睛还好吗?”
“……你什么意思?”沈太医横他一眼。
“没什么没什么……”平安摇头解释道:“上一次真不是我干的,我锁在贡院里,有不在场证明。”
沈太医冷哼一声:“堂堂一国储君做出这样的事,大抵也是被你带歪了。”
“……”平安无言以对。
陈琰也道:“你也太胡闹了,清儿再能干也是个小姑娘,一个人跑到豫州去,你不担心吗?”
“担心啊,所以我派了两个锦衣卫给她,都是武艺高强的高手。”平安伸出两个手指头,有些骄傲地说。
陈琰扶额。
平安道:“你们放心,手续齐全,不会遗人话柄的。”
“……”
沈太医撒了一顿火,此刻也只剩下无奈,又听妻子对他说:“咱闺女那说一不二的性子,就算没有陈平安,还有赵钱孙李平安,她要想溜出家门,总有一百种方法办到。”
沈太医嘴硬道:“清儿以前还是很乖巧的。”
六岁以前……
说到底,还是怪那些硬要给她缠足的“家里人”。
白氏无奈摇头,在丈夫眼里,不管清儿做出什么耸人听闻的事,都是家人的问题,平安的问题,东西南北风的问题,反正他女儿没有一点问题。
这件事被传到两位师祖那里,平安喜提两顿数落。
乡试之后的这一年,平安不用上学,背诵的功课变少,思考的内容变多,仗着头脑灵光,平安的小日子过得很是轻松。
皇帝又恰好与郭恒进行了一番恳切的交谈,王、陆两位阁老确实是君子能臣,只是性子有些温厚,如今内阁是亲善友爱、一团和气,却不是皇帝希望看到的。
朝廷积弊未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的不是修修补补的裱糊匠,是锐意进取的先锋官。
郭恒听话听音儿,表示绝不栈恋吏部尚书的位置,全听陛下安排。
皇帝打算力排众议,让郭恒以吏部尚书的身份入阁,如此一来,即便在阁臣中位列第三,也有足够的话语权,来日真的做到首辅,再将吏部尚书换做他人即可。
如此一来,既不用担心郭恒进入内阁伏低做小,又不用担心人事权与决策权过于集中,真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
郭恒觉得自己话说早了,这是要让他打破祖训,成为众矢之的啊。
郭恒慧眼如炬,反问皇帝,这是何人提议的。
皇帝目光飘向别处:“是朕的主意。”
郭恒:才怪!
他拗不过皇帝,转而叫人把陈平安叫到吏部衙门,平安供认不讳:“陛下都请我吃炙羊肉了。”
听说自己被大徒孙卖进内阁只换了一顿炙羊肉,郭恒险些心梗。
平安嬉皮笑脸地说:“二师祖,您掌管天下官员的升降任免,谁还敢有二话不成。”
更可气的是,不知是皇帝提前打了招呼,还是百官忌惮于他的权势,这次廷推进行的无比顺利,郭恒以吏部尚书衔兼任文渊阁大学士,成为了权力最大的群辅。
平安心里暗自得意,今年是景熙十年,本该在今年入阁的老爹换成了实至名归的二师祖,阻止老爹升官发财的计划终于成功了一回!
郭恒也看出来了,这种危险分子就不能让他闲下来,距离春闱还有三年,他都不敢想象,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