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那举子名叫纪莘,虽然年纪小,却是齐州的解元,读书人先论成绩后论年齿,所以即便是生着胡须的大龄考生也要称他“贤兄”,很多人觉得叫不出口,怎奈这家伙太年轻,连个表字都没有,人家堂堂一省解元,总不能直呼其名,所以硬着头皮也要这么叫。

纪莘身量还没长全,齐州人又以高大著称,因此比周围人矮上一节,浆洗地有些发白的直裰朴素整洁,看到自己的成绩,总算没有辜负十年寒窗,长舒一口气,由衷地笑了。

会试放榜之后,为了表达对座师、房师知遇之恩的感激,同乡、同科们一般都会三三两两相约一起去家中拜见。

可巧这日休沐,陈琰陪着妻子儿子去状元楼吃炙羊腿,吃完又去街上,买回平安新看中的那把小弓,三人逛够了才回家,来得早的几个新科贡士已经在陈家等了半晌,陈琰才堪堪露面。

“诸位,久等了。”陈琰带着平易近人的笑,请他们到前厅喝茶。

贡士们来的时候心思各异,这时所有人脑子里只有四个字:好年轻啊。

平安跟着老爹见了几波人,众人听说他小小年纪也进考场参与了阅卷工作,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考生只需要在考场呆满九天六夜,考官阅卷至少要十几天,单是这份定力也不是寻常孩子可比,因此半客气半玩笑地叫他“小师兄”。

“言重啦言重啦。”平安一脸和蔼地看着他们:“各位师弟好,以后相互关照。”

众人:“………”

是哪个先带头瞎客套的?!

陈琰并没有责怪儿子的意思,只是含笑看着他们,——这点道行就学人家逗孩子,被整顿了吧?

接待完一波一波的门生,始终没见到是成绩最好的纪莘。

“果然,这种时候上司不会记得谁来了,只会记得谁没来。”平安道。

“乱说什么实话。”陈琰道。

当然,他并非计较虚礼,只是很想见见这位十七岁的贡士而已。

“可能年纪尚小,不懂为人处事吧。”平安道。

陈琰意味深长地斜他一眼,为人处事跟年龄大小似乎也不怎么成正比。

其实平安也很好奇,十七岁通过会试,应当是个早慧的人,而且居然不迎合官场风气,不拜房师,真有个性!

“殿试过后,恩荣宴上,总会见到的。”陈琰道。

陈琰就知道,恩荣宴这种人热闹,平安是一定会去凑的。

珉王原本没兴趣,但为了带兄弟,便应了礼部的邀请。

平安跟着珉王蹭酒席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礼部官员熟门熟路的地珉王旁边加了个座。

博兼堂距礼部不远,他们到场早,看着罗袍戴巾的新科进士们在礼部大堂泱泱聚齐,在太监们的指引下按序就坐,璐王殿下在跟徐阁老他们闲聊,时不常地有人过去拜见攀谈。

三鼎甲还要去吏部衙门的奎星堂上香,因此来得迟一些。

陈琰作为上上届的老状元,要跟历科鼎甲一起去礼部衙门的大门口恭迎新贵,这是老传统了,为了表示朝廷求贤若渴的态度,以及前辈对后背的提携、勉励、关爱。

然后新老进士相携进入堂中就坐,礼乐声起,恩荣宴开始了。

众人恭迎圣驾,然后是吕阁老带领百官敬酒,新科状元带领众进士敬酒,皇帝满饮几杯,令众人不要拘束。

这一届的进士的平均年龄比往届年轻得多,最小纪莘才十七岁,最大的也只有三十三岁,三鼎甲也都未及而立,皇帝令他们不要拘束,他们就真的不拘束了,吟诗作赋传宫花,耍作一团,倒把往届的三鼎甲看得瞠目结舌。

因此皇帝本打算坐一会儿就走的,这下也不走了,饶有兴致的看着他风华正茂的新科进士饮酒作耍——贤能辐辏,俊彦云集,哪个帝王不愿意看到?

珉王只吃了三分饱,嫌弃地看着眼前的丝瓜汤,丝瓜炖丝瓜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