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9(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札,是顾宪遣了两个武艺高强的扈从,一路换马不换人,从关外带回来的,托已经官至右副都御史的沈廷鹤进宫直接呈送给皇帝。

这是一份行军手札,其实就是行军日记,记录每月每日军队的行军情况、作战经历等,许多武举出身的军官都有此习惯。

札记的主人姓冯,是晋州某卫所的指挥佥事。

陈琰以常人难以企及的速度翻阅浏览,目光停在中间的一页。

去岁正月,刚出十五,冯佥事接到命令,将一千五百兵丁调往城内,为昌平侯魏家修建“楼外楼”——一个集观赏、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特殊场所——预计九天修完。

当着未成年人,沈廷鹤说得比较隐晦,结果平安托着下巴朗声反问:“就是妓院吧?”

沈廷鹤:“……”

陈琰:“……”

别看晋州人口稀少,富户一点也不少,娱乐活动匮乏,缺的就是这么个销金窟。

陈琰道:“国朝军制,每卫统兵五千六百人,抛去老病、缺额,实际可以作战的不到三千人,抽走一千五,仅剩不到一小半,守卫四十里防线,他们怎么敢的?”

沈廷鹤道:“因为近几年,这样的事在晋州时有发生,漠北人已有五六年不敢犯边了。”

陈琰怒道:“边防大事也敢心存侥幸。”

所谓“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就在这九天之中,漠北军突然大规模进犯,直接将这四十里防线撕开一个口子,冯佥事率人紧急回防,已经来不及了,漠北军长驱直入三百里,劫掠数日,死伤边民无数。

这场大战持续了七个月才平息,折损一名知府、四名知县,两名指挥佥事,三名千户,十六名百户,兵丁近万人,险些影响到京师的安危。原本作为缓冲地带的部分防区,也被漠北人趁机蚕食。

因此朝廷去岁年初受到的告急军报,是魏家私调军队导致的;七月收到的捷报,是用缓冲地带的国土换来的。

陈琰陷入巨大的震惊中。

军备败坏、吃空额、贪军饷,是先皇在位时遗留下来的弊病,皇帝和百官心里都有数,因为朝廷需要他们守边防才一直忍耐至今。

可是私调军队,不论目的为何,都已构成了事实上的谋逆。

保家卫国的边军成了私人仆役和建筑工,还惹出如此大的祸乱,居然被欺上瞒下地遮掩下来,军报中没有一个字提及。

魏家在晋州的势力不可小觑。

王御史多半是查到了这一点,才被魏家处心积虑地害死。

“这本札记是哪里来的?”陈琰问。

“是有人匿名送到巡抚衙门的。”沈廷鹤道:“这位冯佥事已在去岁的大战中阵亡,你顾师叔按图索骥,暗访了‘楼外楼’的工匠和附近的百姓,都说确有一千多名兵卒进城,在这一带盖房子,又派人沿着边境线走访,有几处缓冲地带的防区,已经成了人家的牧场。”

陈琰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老师打算怎么做?”

“为免夜长梦多,我下午就进宫面呈陛下。”沈廷鹤道。

………

晋州城里寒风如刀,大雪下了整夜,卯时方歇。白雪反衬天光,白茫茫的街道寂静无声。

两人两骑踏着厚厚的积雪在都指挥使司的大外站定。

“什么人?!”守兵喝问。

书吏下马,上前递上名刺。

“本院乃都察院晋州道巡按御史,”马上的年轻人道,“立刻开门,本院要刷卷。”

听说是御史,兵卒略惊,两人面面相觑:“何为刷卷?”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