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等你了!”陈敬时道。

平安放好字帖,洗了手,来到食桌前坐下:“开席!”

第105章 大雍需要的,不止是一……

七月中旬,西南、岭南、北境捷报频传,圣心大悦,立刻告谒太庙,感谢天地祖宗,并令内阁拟旨论级行赏。

朝廷的军队打了大胜仗,皇帝自然不会选择在这种时候大力调查贪腐,但在七月底,他亲自召见了晋州巡按御史,谈了半个时辰。

凡是封疆在外的重臣,多要在京中维持深厚的人脉关系,毕竟远离帝侧,难免会忧谗畏讥,朝中有人说得上话,有时比实打实的政绩还要有分量。

因此这次君臣奏对传到晋州,使晋州官场和军方上下都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按照国朝特有的官制,巡按御史的任期为一年,每年八月出巡,一年后回京述职,他们可以监察官员、考察政务、参与兵事,明察暗访,搜集官员违法贪污的证据,弹劾纠举,整饬不法,权力极大。

晋州巡按御史王文焕是王实甫的一位堂伯,由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沈廷鹤举荐,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为人明达干练,正直耿介。

朝廷的任命下达后,郭恒特意见了他一面,让手下侍郎将晋州的复杂的人事情况向他介绍一番,并表示巡察期间若遇到阻碍,可以行文吏部,吏部将全力支持。

王文焕猜测是陛下嘱意郭恒这样做的,对此更加重视,八月初便带着小吏和一干扈从启程上任。

……

中秋之后,天气转寒,皇帝再次旧疾复发。太医直接住进配殿轮值,大殿内充斥着酸苦的草药味。

皇帝撑着病体料理国事,璐王一边侍疾,一边从旁协助。

皇帝一直在观察他,条理尚算清晰,日常庶务皆能妥帖处置,只是每遇非常事宜,应变之策稍显迟滞,该威压的时候没有雷霆手段,该怀柔的时候又欠缺圆融。

病中的天子又开始焦虑起来。

大雍建国百年,看似成平日久,实则已显露疲敝,因此他登基的几年一直在推行新政,就是希望让国朝重新焕发生机。

大雍需要的,不止是一个守成之君。

因此当天夜里,皇帝又将珉王叫到榻前侍疾。

撑着昏沉的病体教他治国安邦的道理,传授处理政务的方法,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换来的是高热灼心险些昏厥……

珉王急忙叫来沈太医,沈太医苦苦哀求皇帝:“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寻常人教导孩子功课都不免动怒伤神,重病之时就不要做这等凶险之举了!”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i???????ě?n?????????⑤???c?ō???则?为????寨?站?点

次日,皇帝登基五年以来第一次称病不朝。

百官都在担心圣体,问候请安的奏本堆满阁老们的案头,具被贴上简单的票拟搁置一旁,六科科抄之后,用一口大箱子装着,只抬给皇帝看了一眼便被抬走了。

平安这几天很忙,学业之外还有大师课,两位大师还额外加了功课,但百忙之余还是抽时间写了一份“恭请圣安”的奏疏。

刘厦对他说:“这种时候都会上书,陛下不会记得谁是谁的。”

平安告诉他:“这种时候陛下不会记得谁上过书,但会记得谁没上书。”

刘厦一想,也有道理,便也拉着顾金生赶紧写奏本,小心被当成刺头。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