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东暖阁
胡学士、赵学士和陈庶常各自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以及提前备好的教案。
自来教授皇子,都是按照师傅们自己的规程,不会强求一律,因此皇帝只是听着,不置一词。
又面对三位翰林院官员,沉声叮嘱:“皇子皇孙身负天下国家之责,朕爱重他们,故而寻良师教导之,寻益友陪伴之,望卿等殚心授业,切勿宽纵。”
说着,从太监手中接过一柄戒尺,交到胡萦手中:“从来设教之道,严多而益,宽多而损,倘不率教,卿等可用非常之法,扑作教刑,略施薄惩,不必知会于朕。”
三人躬身应是,依次退出殿中。
看着三人的背影,皇帝略带欣慰之色。
有博闻广识的明师,有书香门第出身的伴读,良师益友皆已到齐,皇帝想象着,此刻的博兼堂应当已是书声琅琅,秩序井然了。
……
珉王还在为平安突如其来的关怀感到蒙圈,他的三个侄子联袂而至,一个十岁,另两个八岁,相貌差不多,老二老三甚至连高矮都差不多,珉王教平安以发型区分他们,因为他们的母妃喜欢不同的款式。
“还有一个小老四,年纪还小,就不来了。”珉王对平安道。
璐王的长子李宗宪,是个老成稳重的性子,用珉王的话说,就是“宗宪小夫子”,另外两个孩子效仿大哥,举止都很得体。
平安给三位皇孙见过礼,他的老熟人们才陆陆续续地进门。
学堂里一下子喧腾起来。
当值的太监都傻了眼,这宫里从未同时出现这么多孩子,且这些孩子们好像一见如故似的热络,如果说陪读的小公子们相互认识不足为奇,珉王殿下为什么是最亢奋的一个?
太监甲担忧地看着房顶,感觉房梁上的灰尘都在扑簌簌往下掉。
“胡师傅赵师傅陈师傅怎么还不来?”
太监乙揉了揉进灰的眼睛:“三位师傅去乾清宫见驾了,想是陛下有话叮嘱。”
“再不回来,屋顶都要掀翻了……”
第96章 场面之惨烈,无异于吊起……
“师傅来了!”有人喊了一声。
所有人弹射起步,各自回到座位上坐好。
平安原本被安排在靠近炉火的位置,但为了“照顾”珉王,跟他调换了。
珉王被迫穿着厚厚的毳毛披风,烤着火,觉得自己像一只蒸熟了的汤圆。
可是平安是为他着想啊,连他爹都没关心过他穿了几件衣裳,便也不好意思强行脱掉。
胡萦在外面就听见呜呜渣渣的吵闹声,铁青着脸,怒喝:“成何体统,刚刚不在座位上的人,统统站起来。”
除了璐王家的三个“小夫子”,其他人陆陆续续起身,带动桌椅发出支呀的声音。
老人家花白的胡子都给气歪了,极想给手里新得的戒尺开开光。
这真是他带过的最闹的一届皇子——尽管只有一个,但其他这些五脊六兽尽可以算在他的头上。
赵师傅劝他:“还是要慎重,再说不要误了吉时。”
皇帝给他们这柄戒尺,却也说了是非常之法,开学第一天就打皇子实在有点说不过去,至少要先指明正误是非,再犯错才能惩戒,否则不成了不教而诛了吗。
而他所谓的吉时,就是开学典礼——释菜礼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