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买条鱼吧,你师祖母的老豆腐炖花鳅可是一绝。”
“好啊!”平安脱开沈廷鹤的手,蹦跳着跑到鱼摊子面前,选了一条肥美的大花鳅。
每次跟师祖和师祖母在一起,平安总是想起祖父祖母,不知二老在老家会不会太冷清。
摸一把荷包里的孔子像,心中暗暗许愿:“希望祖父祖母可以跟小叔公一起进京过年,一家团圆。”
想来也没什么可能,家里的房子还是租的,祖父祖母来了也不好住,且又不是交通便利的后世,没什么要紧事是不会劳动老人长途跋涉的,很多京官十几年都见不到父母一面呢。
眼下家里能有什么非得祖父祖母上京的事?
……
从东山回来的路上,林月白与丈夫商量:“昨日师母跟我说,都察院的刘佥院致仕了,宅子是私宅,就在甜水胡同。”
陈琰闻言,搁下书本。
他们来京快两年了,一直租住着现在的小四合院,虽被装点的温馨雅致,毕竟不如自家宅子踏实,以后要想接父母上京小住那更是不方便了。
因此这两年来,林月白在各大牙行里留了底,想寻一座三进的宅子。
甜水胡同与翰林院一街之隔,就是平安之前的学堂所在,这个地段的房子是可遇不可求的。
“只是太大了,四进院子,还有东西跨院,哦,还有个小园子,平安倒是一定会喜欢。”林月白为难地说:“只是今年新开了糖坊,一时间凑不出那么大一笔钱。”
“向家里要。”陈琰这种独子,说这话连脑子都不带过的。
“一来一回要多少天呀?刘家人急着归乡,七日之内就要立契过户。”林月白道。 网?址?发?B?u?页??????????€?n??????????5????????
“这么急?”陈琰这回过了过脑子:“那就向钱铺借贷,小叔不是要进京考试吗?让他把父亲母亲捎来,给咱们还贷。”
“……”
林月白细细一想,倒也是个办法,打个时间差,无非是花一些利息,拿下一套地段价格都合适的宅子,很值得。
生怕夜长梦多,次日便联系了房东、中人和日升隆的掌柜,看房、立契、贷款、过户,一气呵成。
等到陈琰带着平安散衙,直接去看新宅子。
陈琰刚下马车,就满口夸赞:“还是娘子办事妥帖周到。”
因为林月白看上这所宅子还有一个原因——内里空间虽大,门楣却比较低调,前主人虽官至四品,三间七架的厅堂仍是六品规制,没有逾制,不用大修。
平安噔噔噔地跑到二院,正房三间,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东边的三间以后都是他的了,一间做卧房,一间做书房,一间做库房,存放他的玩具和稀罕物件。
陈琰趁着他心情好跟他拉钩上吊,七岁高龄的陈平安小朋友,终于同意跟爹娘分房睡了!
绕过抄手游廊来到三院,与二院类似,预备给陈老爷和赵氏居住。
东跨院是平安长大以后会分出来的院子,是个很别致的小院,江南风格,假山修竹掩映着一方小鱼池,眼下决定先给小叔公居住。
前房主留下了几尾锦鲤,平安从荷包里掏出几颗糖炒栗子,剥开捏碎了洒进鱼池里。
“哪里来的栗子?”陈琰没给他买过。
“何伯伯给买的。”平安道。
“跟你去翰林院两个月,脸都吃圆了。”林月白道。
“吃百家饭是这样的。”陈琰道。
平安回到家里先照镜子,吓!果然圆润了不少。
暗下决心要注意节制,少糖少油,早睡早起。
陈琰命人备了笔墨纸砚,招呼他:“来帮爹写点东西。”
“不写。”
“明天请你吃烤鸭。”
“好嘞。”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