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描述,此人也是一位十分贤能的亲王,谦和有礼、乐善好施、仁爱百姓……
要跟璐王搞好关系啊,平安想,不能轻易跟道德标杆对着干。
平安道:“爹,您要多跟这种贤德的人走近一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陈琰再次解释:“你二师祖不是‘墨’。”
“我也很希望他是‘朱’。”平安道:“您别着急,待我调查清楚……”
“还查,”陈琰瞪他一眼,“三法司都已经结案了。”
“嘎?”平安傻了眼。
三法司介入了?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没人告诉他?
陈琰颇为嫌弃地看着他——人菜,瘾大,反应还慢,你这样没定力的小朋友,还学人家查案子,随便给点好吃好玩的就忘乎所以了。
第69章 陈平安,指着杨学士鼻子……
平安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他在干什么?他干了什么?摩拳擦掌打算查清二师祖的秘密,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好像都对,又好像哪里不对。
“爹,您不觉得太顺了吗?”平安问。
陈琰狐疑地看着他。
“看问题要跳起来看。”平安又道。
二师祖想收拾东厂,丁虎就冒了出来,二师祖想控制局面,璐王又冒了出来,难不成二师祖也掌握了对孔子像许愿的诀窍?
陈琰累日以来隐隐的不祥得到了作证,大理寺三年未破的案件,就这样轻易破了,还牵出了丁盛这样的大太监,就连老师也开玩笑说,背后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一直在给他递刀子。
……
疑问还没有得到解答,平安就收到了两个消息。
陈琰问他:“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个?”
“都行。”平安道。
“郑先生要辞馆,临时找不到合适的先生。”
所以陈平安小朋友又失学了……
平安欢呼一声:“爹,好消息说完了,坏消息呢?”
“……”
陈琰满头黑线,极力忍住想要揍娃的冲动,道:“你小叔公中举了,第十七名。”
平安从炕上跳下来,急急忙忙去找鞭炮,小叔公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这一等一的大喜事,只得吃一顿涮锅庆祝一下。
“不对呀,这是两个好消息啊?”平安问。
陈琰撸起袖子要揍人,平安“哇”地一声跑了出去。
……
郑先生要辞馆,专心备考明年的春闱,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陈琰也很支持,并表示需要借阅书籍时依然可以来找他。
只是郑先生一走,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先生接手。
不是无人应聘,而是应聘者太多。
那些府学、县学的生员,尤其与郑先生有旧交,了解他的学问水平的,不论家贫还是家富,纷纷前来应聘。
谁不知道学问平平的郑行远自从在甜水胡同任教,学业突飞猛进,乡试一举取中全省第十二名。
陈琰一时不明白他们是想来授课呢,还是镀金呢,总之一个比一个动机不纯,这种人怎么教得好学生?
何况郑先生虽没有超世之才,可他学业扎实、人品高尚、勤勉认真肯钻研,这些才是人家考中举人的关键。
陈琰看不上的人,翰林院的老神童们自然也看不上,挑来挑去不满意,只好暂时解散学堂。是再为他们找名师,还是在家里另请西习,那就各凭本事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