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问:“何谓水文?”

平安道:“就是把一千字的文章,扩写到一万字。”

“噗……”陈敬时险些呛着。

就知道不该指望这小子。

“小叔公,我都帮你想好了,有这一万字的时间,足够把卡住的地方想通了。”平安道。

“你是想砸我招牌吧?”陈敬时没好气道。

“怎么会呢,只要水得足够精彩,读者根本看不出来。”平安道。

“听上去有点猥琐……”陈敬时沉吟片刻:“但也不是完全行不通。”

制造冲突是所有作者的强项,朝平静的水面扔石子,往喷香的米饭里掺沙子,断绝主角的所有退路,再给他一线生机,随机送走一位可爱的配角,让主角痛不欲生……生生死死之间,足够水出好几回呢。

平安笑道:“这绝对是非常先进的技巧,小叔公,我只告诉你一个人,千万别说给别人。”

“那是自然。”陈敬时道。

两人拉了钩,前尘往事一笔勾销。

陈敬时拎起食盒打算早退,看到那副“画作”,用诱拐小朋友的语气劝道:“别在家跟你爹瞎混了,他简直是误人子弟,来小叔公家里,小叔公给你开蒙,教你画画,怎么样?”

平安面带警惕之色,一步步往后退,退到大门口,嗖的一声跑掉了,还在院子里喊:“小叔公好像一只狼外婆!!!”

第41章 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

街头巷尾的孩子们拍手唱着年谣:“树上鸟儿叽叽喳,阿公阿婆笑开花,阿公忙着贴春联,阿婆要把花糕炸,穿新衣,放鞭炮,噼里啪啦吓一跳……”

到了腊月二十三,人们就开始忙年了,往往全家出动采购年货,买菜买肉,杀鸡宰羊,然后回家除尘洒扫,准备辞旧迎新。

孙知县突然叫陈琰去县衙一趟,吏房的司吏胡经承年近七旬,昨日向他递交辞呈申请致仕,空出一个好大的位置。

衙门里论资排辈,本是应有之意,于是孙知县找了个年迈的贴书顶上胡经承的位置,如此便空出一个贴书,问陈家有没有科举无望,又可勘提携的后生,愿意来县衙做吏员的?

陈琰听话听音儿,知道孙知县有意照拂南陈家,他自然是要领情的,毕竟他迟早要离开家乡,父亲不擅与官府中人交际,家中有人在县衙当值是再好不过的。

南陈家的四位老爷两年以来第一次开碰头会,最终决定让三老爷陈敬礼的长子陈琇接下这份差事,毕竟陈琇是家里第三高学历的人——他是个童生,人又伶俐会说话,本想年后让他接手一部分生意的,这样一看,还是先应县衙的差事。

陈琰又趁着各衙门封印之前,去省城拜访师叔顾宪,顺便带月白和平安在省城逛逛,采买些县城里买不到的年货。

顾宪点名要看他的文章,他便带着文章来了。

顾宪又听说他放弃了此次春闱,捻须道:“也好,来年京城必有一场疾风骤雨,卷入其中并非益事,倒不如暂避锋芒,韬光养晦。”

平安在一旁听着,心中暗自唏嘘,如果没有孟婉这件事,老爹本该是这一科的进士,现在这样一耽误,整个时间线都打乱了,也不知对未来是好是坏。

又听顾宪点评他的文章道:“不愧是师兄的高足,从笔法上、立意上,都是无可挑剔的,保守估计在二甲三四十名左右,既然决定下一科再考,就回去安心读书,精进学业,看能否更进一步。”

平安又是一惊,这位顾臬台是有真才实学的,老爹原本的名次可不正是二甲第二十五名吗?

陈琰深深一揖:“谢师叔指点迷津。”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