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中甚至提到过,一切的起因是景熙十四年盛安县发生秋汛,连天暴雨从陈家门前的河道里冲出了一具骸骨,经过调查,是被陈家兄弟所害……

平安很想知道,这两件事是否存在联系,他需要将案件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再把书中提到的信息理一理。

陈老爷见他绷着小脸,为了哄他开心,主动提出:“天色尚早,你要是没看够热闹,咱们去祠堂继续看。”

“好啊!”平安欣然同意。

陈家祠堂居于巷南,为体现公平,族学便设在了巷北。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u???ě?n??????????⑤???????м?则?为????寨?佔?点

祠堂有三间外门,日常只走侧门,正大门只有年节祭祀和族中商议大事的时候开启,内里只有一间正厅,供奉着高、曾、祖、祢四世的神主龛。

因北陈家出了进士,重新修建过,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儿。

只见他的族兄们被发落到这座厅堂之中罚跪,各个鼻青脸肿,衣衫凌乱,不知道的还以为陈家发善心收容了一批流民呢。

更让平安惊讶的是,才一会儿功夫,就有好几个下人进进出出,送饭的,送衣裳的,送伤药的,还有送软垫的……上演着一幕幕“慈父慈母出败儿”的经典戏码。

看祠堂的宋叟像瞎了一样,守着一截计时的线香,靠在门口打盹儿。

“呦,老爷。”宋叟看到陈老爷,忙是站起来,搓了搓脸。

不论陈三爷为人有多强势,陈老爷名义上还是祠堂的主祭,负责日常管理的司事有二,两家各一人,一户一年轮流担任,眼下这两人也不知跑到了哪里。

平安微叹口气,他来自现代又是孤儿,对宗族没什么概念,如今不一样了,他宗族观念极强,因为这群娇生惯养、一盘散沙、非蠢即坏的家伙,是跟他荣辱与共的人啊!

正在出神,不知什么时候,祠堂里头又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只听陈平继道:“我堂叔可是院试案首!”

陈平德道:“院试算个蛋,我四叔公还是进士呢,在京城做官,王府官。”

陈平继又道:“我爹说王府官最没前途了,难怪五十几岁还是个六品。”

“六品怎么了,你考一个试试?”

“用不着我亲自去考,我堂叔迟早中进士。”

“你当进士是买萝卜,听说隔壁镇有个老头儿,小的时候也是神童,考举人考了四十多年,中举后都疯了。”

“我堂叔绝不可能。”

……

没救了,这就是陈家的新生代,吵架都吵不到点子上。

平安拽拽祖父的衣袖:“他们在祠堂里大声喧哗。”

“听见了。”陈老爷道。

“您不管管啊?”平安都替他着急,好歹也是名义上的族长。

陈老爷摇摇头:“你曾祖父刚过五十就去世了,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平安眨眨眼,这两件事有关联吗?

“因为他生前最爱管闲事了。”陈老爷道。

平安:“……”

……

堂屋里,陈琰坐在下首,疲倦的揉着眉心——族里开完大会,回家还要开小会。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