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那时太早了,天还没有大亮,本来就是灰蒙蒙的,王婶子蹲在地上,包着头巾,又穿了身灰衣裳,一旁还有高高的庄稼,如果不是寇松说,还真看不到有人在哪儿呢。

“哎,我眼睛不好使,刚还没看到呢。”

江逢秋连忙和婶子打招呼,低头看到了她放在脚边的布篮子,以及一沓沓厚厚的鞋垫子,也猜到她要去集市卖掉。

“你吃过了不?”

一边说着,江逢秋一边把自己另外一个还没吃的馍馍作势递给王婶子。而对方又怎么可能真收呢,她连忙摆手:“不用不用,真不用,我在家已经吃过了。”

两人说话期间,江逢秋听到了一阵清脆的铃铛声,知道是驴车来了。而婶子那时候也把地上的篮子挎了起来。

等驴车缓缓停在他们面前,江逢秋这才看清楚候后面板车上已经坐了一个中年男人了,还是一个熟人。

是之前来找过江逢秋的大队长。

“你们也去赶集啊?”

大队长笑呵呵的和他们打个招呼。

婶子和江逢秋也都各自回应着。

“是哩是哩…”

*

几句寒暄后,三人都坐上了毛驴身后的板车,各自把东西放在脚边。

而等他们几人坐稳,驴车的主人一面指挥毛驴,一面熟练的收着车钱。

寇松早就已经把两人份的钱准备好了,一个人五分的车钱,两个人就是一毛钱,要是回来也坐的话,钱还是一样的。

在驴车上,大队长又和江逢秋闲聊了几句,主要还是说起他之前那番很有思想觉悟,为集体着想的话,说对他真是刮目相看。

江逢秋被这么一说,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也跟着谦虚起来,连忙说哪里哪里。

而也是在这会儿闲聊中,江逢秋才知道了为什么后面不给他调插秧的活儿了,他以为是寇松说了什么。

结果…不是。

原因是他插的秧苗没插好,好多秧苗都太深了,还得二次反工。

说到这里,大队长沉默了一会儿:“小江同志啊,我知道你心是好的,也知道你想勤快点能为集体出力,这份精神的确值得表扬,但是……”

意思就是我知道你很勤快,

但你先别勤快…

江逢秋脸色有些讪讪的,心里突然冒出来一个问题,既然要反工,为什么他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有叫他去,到底是谁替他反工的呢?

余光处看到一旁的寇松,江逢秋突然就明白替他反工的人是谁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压根就不需要想,

除了寇松,还能有谁呢?

*

江逢秋当时非常真心实意的和大队长道歉,对方却并不在意,摆摆手,表示这都没什么,还笑着说还得谢谢他呢,今年如果风调雨顺,收获能比去年还多呢。

“啊?为什么是因为我?”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