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9(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终同意了方案。

三天后,两人签下协议。

第70章 一箭三雕 要想解决第七百货当前的困境……

要想解决第七百货当前的困境, 增加客流量,首先就要搞清楚,它为什么生意不好。

都说国营百货没落是因为大环境不好,但叶薇不这么觉得。

是, 改开后私营小卖部确实遍地开花, 进了九十年代后, 个人开百货商场都不算稀奇事, 竞争大了,国营百货难做是很正常的事。

可沪市这么多家百货公司,也不是个个都和第七百货一样在苟延残喘。

像第一百货, 生意就非常红火。

当然, 第一百货能屹立不倒,和它是建国后的第一家国营百货零售企业, 名气大, 以及位于沪市中心区的中心脱不开干系。

但第七百货也是辉煌过的啊,工业区的商业街客流量虽然赶不上南京路,但杨树区在沪市位置不算很偏, 而且街上生意好的店铺不少,怎么第七百货客流量就那么差呢?

叶薇觉得,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高鹏这个人,说他没有想法和行动力肯定苛刻了,要真这样, 他不可能想到把柜台改成店铺,收租贴补营收的决定,更不可能将它落实下来。

但在国营单位呆久了的人,都有一个通病, 那就是做什么都喜欢留有余地,导致事情办得不够利落,太保守了。

如果是她决定把柜台改成店铺,她肯定不会像高鹏一样,这改一点,那改一点,导致第七百货的柜台显得七零八落,店铺又东一间西一间。

如果柜台必须保留,她可能只会隔出一块地方,专门摆第七百货的柜台,然后其他的全部隔成商铺出租。

然后,她会给予入驻商家一定免租优惠,并在报纸上刊登相关消息,争取吸引到知名品牌入驻。

现在可不比十几年前,当时物资匮乏,有些东西能买到就不错了,根本不挑品牌。

哦不对,也不是完全不挑,像自行车,大家会更倾向于买飞鸽凤凰,手表大家倾向于买梅花表一样。还有衣服,沪市这样的大城市服装厂生产的,在其他城市就比本地服装厂生产的品牌效应更强。

高鹏为了增加收入,在挑选入驻店铺时根本没有门槛,这就导致入驻店铺别说名气,有的老板以前根本没有做过生意。

没做过生意,就没有老顾客,只能指望第七百货的客流,但第七百货客流量大的话,根本不会走到将柜台改造成商铺出租这一步。

于是店铺入驻后没有生意,老板很快破产,退租,高鹏为了补上这部分收入,在选择入驻店铺时更加来者不拒,然后入驻店铺资质更差,形成恶性循环。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y?e?不?是?ī??????????n?Ⅱ??????????????ō???则?为?屾?寨?佔?点

不仅店铺资质差,种类也五花八门。

其实像第七百货这种面积不大的商场,在选择入驻商铺的时候,最好是选择同一类型的,比如都卖服装,或者都卖特产。

同类型店铺多了,更方便吸引到准确的客户群体,像新村夜市定位就很清晰,所以客流不断。

又或者什么类型的店铺都有,足够全面,也能吸引不少客流,有些人逛街可能就是这样,没有特别目标,什么都想看看。

而第七百货,着实有点两边不靠。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