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由衷的称赞,成功让C罗脸颊更红了。
克里斯蒂亚诺低头看着手中属于卡卡的米兰22号球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号码。
他抬起头,眼神复杂:“你也是——下次……在老特拉福德……”
卡卡只是保持着温和的笑容,拍了拍对手的肩膀:“老特拉福德见。”
语气平静,却蕴含着强大的自信。
C罗没再说话,将卡卡的球衣搭在肩上,低头快步走向了曼联大巴的方向。
卡卡看着C罗离去的背影,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曼联7号,轻轻呼出一口气,转身汇入了米兰队友们的欢声笑语中,走向等待着他们的、属于胜利者的红黑色大巴。
而很快,两周后的老特拉福德也迎来了他们的对手。
第220章
2005年3月8日,曼彻斯特,老特拉福德球场。
AC米兰带着2球的优势踏上了这片充满敌意的土地,一个重压是他们从未在客场战胜过英格兰球队。
更雪上加霜的是,赛前热身时,后防中坚斯塔姆意外受伤,无缘对阵老东家。
安切洛蒂迅速调整,老将卡福顶替斯塔姆首发,与内斯塔搭档中卫,队长马尔蒂尼镇守左路,卡拉泽居右;锋线上,因伤缺阵的舍甫琴科留下巨大空缺,重任落在了克雷斯波肩上。
当然,阵容方面,安帅还是祭出了最信赖的圣诞树。
弗格森则是排出极具攻击性的4-2-3-1,攻击中场右路C罗,中路斯科尔斯,左路吉格斯,单前锋鲁尼。
开场哨响,弗格森爵士的战术意图就像写在脸上一样清晰。
从第一秒起,就用疾风骤雨的高压逼抢和边路冲击,摧毁米兰的控球节奏,尽早取得进球,而他排出的阵型在开场时就显现出极强的攻击性。
米兰发球,而曼联马上逼抢。
但曼联的逼抢绝非盲目。
鲁尼作为单箭头,他的任务不仅是冲击防线,更是第一道屏障,扑向米兰持球中卫(尤其是临危受命搭档内斯塔的卡福)和后腰皮尔洛。
同时,曼联的“3”(C罗、斯科尔斯、吉格斯)并非平行站位,而是极具侵略性地内收,与鲁尼形成紧密的前场四人压迫小组。
他们的目标明确,就是为了封锁米兰后场向中场的短传线路,尤其是切断给皮尔洛的输送,迫使米兰后卫开大脚或出现失误。
一旦断球或迫使米兰长传失误,曼联的进攻核心便是两翼齐飞。
右路的罗纳尔多拥有绝对的速度和年轻的爆发力,他面对的是米兰传奇队长马尔蒂尼——经验无可挑剔,但34岁的高龄在C罗反复的冲刺变向下承受着巨大考验。
弗格森在赛前就指示C罗多尝试用速度生吃马尔蒂尼的外线,或内切冲击卡福与内斯塔的结合部;而左路的瑞恩吉格斯则利用其炉火纯青的盘带技术和节奏变化,考验着米兰右后卫卡拉泽的稳定性。
曼联的边后卫加里内维尔和海因策也大幅压上,提供宽度和传中支持。
而马上,C罗得球后,毫不犹豫地将球趟出几米,利用绝对速度生吃马尔蒂尼的外线。
老马经验丰富,迅速转身回追卡住内线,但C罗年轻气盛,硬是凭借强悍的身体对抗挤开一丝空间下底,试图晃开角度传中或射门。
马尔蒂尼的每一次防守都消耗巨大,更糟糕的是加里内维尔也频繁套边插上,与C罗形成局部二打一,让米兰左路压力倍增。
安切洛蒂的圣诞树在开场阶段被迫进入求稳模式。
卡卡和鲁伊科斯塔被迫大幅回撤,甚至经常回到本方半场,协助皮尔洛接应后场传球,增加中场的接应点和出球线路,试图破解曼联的高位逼抢——这牺牲了他们本应在对方半场的创造力。
阿莫斯作为左中场——实际上是B2B——他的任务极其繁重。需要协助皮尔洛,成为基恩逼抢下另一个可靠的短传出球点;需要协防左路,帮助马尔蒂尼应对C罗和内维尔的冲击;还需要覆盖中场大片区域,填补防线身前的空档。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