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后唐位面,李存勖看完名将榜单,在【战神帝王】那一栏的十分醒目处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不过呢,他只注意到了自己,却没注意到后面紧跟着的唐明宗李亶。
正是他义兄李嗣源,在未来篡位登基后重改的花名。
庄宗陛下的心情还是很愉快的。
他自出道以来,始终顶着军事天才的名号,四处征战,用兵如神,冠绝当世,现在也得到了天幕的认可!
李存勖一高兴,就决定放飞自我,昭告万朝说:“今日正逢艳阳天,人逢喜事精神爽,朕准备换上水袖戏服,为各位唱一支戏曲庆贺!”
观众们:???
啥玩意,你要给大伙登台献唱?
沉迷戏曲的天子,那不就是李隆基第二吗,快怼死他! 网?阯?F?a?布?y?e??????ū???ē?n????????5?.??????
大明万历位面,兵部尚书谭纶作为当世前三的名将,同时也是一名大戏曲家,顿时精神振奋,一下子坐直了身体。
这是什么,分明是我辈楷模啊。
李亚子以天子万乘之尊,尚且登台唱戏,他不过区区一个兵部尚书,写点小曲在京城公开演出怎么了?
谭纶豪迈一挥手:“来,接着奏乐接着舞!元辅别走嘛,这出戏我排了好久呢,你快看看!”
一旁的张居正:面无表情,但已经在生气了。
我找你来商议如何扫灭女真,你搁这儿拉我听小曲?
【作者有话说】
亚子:躺着也中枪?
*
关于本章提到的武庙,这里阐释一下,武庙虽然名义上是武庙十哲+64将,但因为版本众多,实际的入选人数远不止于此。
本文主要考虑了四个版本的武庙,第一版是唐德宗年间的武庙,在唐肃宗武庙十哲的基础上增加了六十四个祭祀。
第二版是宋太.祖建隆四年的武庙。这一版最荒谬,退了足足二十三个人,包括白起(赵匡胤指着画像把他撕下来的),韩信杜预关羽张飞李光弼等等都被清退(啥眼光啊,赵匡胤他有病吗???)
反倒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人,比如说符存审被升了进来(强烈怀疑是看在他儿子和孙女的面子上)当然,也有含金量比较高的晋升者,比如段韶,裴度,周德威。
第三版是宋徽宗的武庙,进行微调,上轮被迫出局的白起又进来了。
第四版是民国的武庙,主祭关羽、岳飞,辅祭二十四个人。这一版赵云徐达郭侃常遇春戚继光狄青蓝玉都进了,谢安也进了(安石是指挥官,不是将领哎??!!)
比较离奇的是,这一版武庙居然有旭烈兀,帝王一般不入武庙吧。
可能排庙的人觉得伊儿汗国的开国之君不算真正的帝王(?)不过,旭烈兀的母亲唆鲁禾帖尼被称为「四帝之母」,这个「四帝」里面有一个帝就是旭烈兀,从这个角度来看,旭烈兀显然还算帝王。那我就不得不替刘裕抱不平了,旭烈兀都能进,裕总却榜上无名(拔刀.jpg)
总而言之,武庙这个系统不断有人被踢出去,也有新人进来。
考虑到四次皆入选的人寥寥无几,所以在本文中,只要在四次中有一次入选过武庙,就都按武庙称呼。
***
姚襄,我愿称之为「除了命不好,啥都好」的五胡十六国第一躺枪王。
少年名扬天下,江南江北无所不知,武艺、文学、人品、声誉样样全能,《晋书》说他,“少有高名,雄武冠世,好学博通,雅善谈论,英济之称著于南夏”。
而且对百姓很好,小时候原本不是家中嗣子,但因为当地百姓喜欢他,每日数千人跑到他父亲面前要求立嗣,所以继承了爵位,从此开始了自己极度悲剧的人生。每次兵败转战外地,都有几万流民愿意追随,每次听说他到了哪里,就千里迢迢过去投奔。死时年仅27岁。
姚襄的故事后面还会再写的,这里只是简单提一下,太惨了,真的太惨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