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灵。

就算是明以前的朝代也不例外,虽然他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生,但精神都是相通的。

每逢社稷崩塌、天下动荡、外夷入侵,总会有人挺身而出,只身背负青天。

这种人,一般称之为民族脊梁。

将一片英风烈骨、丹心浩气刻入山河,又燃作天上辰星,从此照亮人间千秋万载,夜尽天明。

某些观众,比如辛弃疾,比起拓展海外领地,他更关心北伐恢复故土。

北伐,也是郑成功平生致力的一件事,九死犹未悔,百折而不回。

“愿你安息”,他抬手拂过剑锋,语气低沉地说,“希望终有一日,我能带着你的遗愿打回江北,直至海晏河清。”

江天辽阔,千古唯有碧云叠,长风一声声呼啸,似在应答。

……

秦良玉为了照顾万朝观众,特意拉近镜头,展示了战术图纸,还有相应的火器装备图。

万朝观众照例咔咔一顿狂抄。

虽然不知道啥叫棱堡,但以后我们大秦/大汉/大宋(战神刘裕的宋)/大唐/大周/大明,等等,攻打欧洲肯定用得上,先记下来再说!

然而,与此同时,欧洲君王就比较毛骨悚然了。

从中世纪时期到步入现代化之前,大半个欧洲几乎都在建设棱堡防卫体系。

复杂的造型和多变的外观,让棱堡可以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火力进攻,同时也因为地形复杂,便于撤退。

长期以来,应对棱堡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围困,困到里面人弹尽粮绝,要么死,要么投降为止。

结果现在又多了一种进攻方案,看起来成功率还很高!

特么的,欧洲君主一个个都心态崩了。

你郑成功跟荷兰有仇,那你打荷兰去啊,为什么要连带着一起害我们?

此刻,最恐慌的莫过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斐迪南二世。

别人都只是怀有隐忧,而他的敌人已经兵临城下,逼近首都维也纳,正是那位瑞典大帝、一手将帝国送上最巅峰的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

斐迪南二世整个人都傻了,要是古斯塔夫二世用郑成功的战术给他来一下,他能挡住吗?

那肯定挡不住啊!

该战术的核心就是全角度火/药攻击,古斯塔夫二世作为火绳枪的改良者,滑膛枪小队的变革者,最擅长的就是军阵火/药进攻。

加上郑成功的这个战术,真可谓锦上添花,天作之合。

斐迪南二世:真的,好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

没事去干涉瑞典和波兰战争,得罪古斯塔夫这厮干什么,现在报应来了吧。

“快去请华伦斯坦!”

此刻,他也顾不得自己之前卸磨杀驴、剥夺人家兵权的事,慌忙去找帝国唯一的名将求助。

……

经过商议,柳如是最终决定不前往吕宋,而是留在了大本营。

她本身就不是战斗人员,而是后方谋划者。

加上郑经离开之后,此地确实需要一个威望崇高的人坐镇,以免发生混乱。

柳如是作为先王的半个老师,又和郑氏集团的大多数将领都相熟,身份上再合适不过。

郑经对这位师祖母也很信赖,直接将所有事托付给了她。

他回望浩浩荡荡的海师舰队,又见意气风发的秦良玉、李来亨等人,不觉感叹道:“今日群英荟萃,在场的每一位都是盖世人杰,小小吕宋,弹指可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