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果然儿女都是债啊。

……

大多数观众都被秦良玉这个愿望难住了,根本不理解她在问什么。

然而,南明永历位面,茅麓山,有一名少年恰好抬眸看见了许愿墙,立即揭下了榜单。

这是崇祯去世、明室南渡的第二十年,也是清兵入关的第二十年。

胡人铁蹄肆虐,山河遍地烽烟。

千千万万的百姓或死于满清的「迁海令」,或死于清兵屠杀,或死于战场。

比这更可怕的,是满清政权试图推行剃发易服政策,从精神上奴役践踏汉族文明,打断汉人的脊骨,视为奴仆,以供驱策。

无数的义军义民因为不堪忍受此等奇耻大辱,前赴后继地走上了战场。

保住明王朝,只是官员们的事。

而保住天下汉人衣冠,却是天下人的事。

从弘光帝登基,到李来亨自焚于茅麓山的二十年间,南明高官变节,降将如云。

许多所谓的“名臣”、“名将”都倒戈相向,加入满清,成了屠杀汉人同胞的刽子手。

唯有数十万、数百万的百姓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护汉家河山,捍卫民族尊严,终成一道道巍如青山、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

江阴城,十万居民因不满剃发令,“留发不留头”,在一个已经退休的基层官员、九品小典史阎应元的带领下,揭竿而起。

八十日血战,十万江阴百姓面对二十四万训练有素的清军,二百余座大炮。

击毙清军7万5千余人,亲王3名,大将军18位,尸骸累累,然誓死不降。

城破之日,义民们进行了惨烈无比的巷战,而后被清军首领博洛下令屠城。

十万百姓全部被屠戮殆尽,仅有藏于古塔中的老幼53人得以幸存。

广州城,居民据城死守,城破后遭到长达十二天的大屠杀,死者七十余万。

嘉兴城,民众自发守城二十余日,城破后尽数遭劫,合计约五十万人。

昆山城,一批汉人绅民起兵反清,兵败约五万人被屠,血流沟渠。

还有苏州,南昌,赣州,常熟,沙镇,南京,海宁,济南,金华,潮州,同安,沅江,湘潭,南雄,泾县,大同……

一座又一座的城池沦陷,千千复万万的人在抗争之后赴死。

这里边,有普通百姓,甚至有昔日明朝的敌人。

大西军,从前的农民起义军,在李定国的带领下转战入滇,两蹶名王,收复桂湘,天下震动,为万历以来从未有过的抗清大捷。

顺治帝仓皇跑路,一度有意逃回关外,割让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保命。

大顺军,原为李自成的老部下,后来在隆武帝的安排下改组为忠贞营,奋战湖广,浴血荆州。

道州义民,由女将沈云英募集,死战守卫故土,义烈凛然。

灵州义民,女将高关索擅长制造火器,披甲登城,架设炮台,率军奋战。

宁波白头翁义军,一批白发苍苍的老人不肯剃发,仍着汉人衣冠,追随郑成功转战东南海域。

郑成功少年时,本为一介锦衣玉食贵公子,日散千金,素不知兵。

未料一朝遭逢惊变,待他如亲子的养父隆武帝被清军万箭穿心,养母曾皇后投水自尽,生母被清兵虐杀,生父则卖国降清。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