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已经后悔了,你们莫要紧逼朕不放,谁还没有犯错的时候了……不,朕无错,错的分明是安禄山那几人狼子野心!”
他倒是想把责任推给李亨,但考虑到李亨现在才是皇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万朝观众:???
天啦噜,李隆基居然还敢顶嘴,是真没经历过我们观众的毒打啊!
评论区都在思考怎么收拾他,一时陷入了沉寂。
李隆基却以为这群人是怕了自己,当即开腔,将之前发言的众人都嘲讽了一遍:
“区区嬴稷,皇帝都不是,还敢来抨击朕!”
“还有其他搭话的人,尔朱荣千古笑柄,沈满愿一介女流,杨坚疑似被弑,檀道济死无全尸,邓绥贪恋权柄,李斯拙于谋身,萧绰不知何许人也,料想就算当了太后垂帘听政,也是一代昏君——就凭你们这群人,有何资格对朕大放厥词!”
“朕不与你们计较,是因为考虑到身份,但并不意味着你们可以欺人太甚!”
嬴稷等人:“……”
万朝观众:“……”
考虑到身份?
你李隆基有啥身份可考虑?莫非是被打成丧家之犬、半个亡国之君的太上皇?
欺人太甚是吧,好的,满足你。
观众们毫不客气,手持《旧唐书》,主打一个把李隆基父子往死里扒,疯狂揭短:
【秦昭襄王嬴稷:系一条黄犬在皇位上,必定远胜李隆基,黄犬并无害主之心,李隆基却能不分敌我地害死每一个人。】
【刘宋冠军将军檀道济:李隆基一日杀三子,非但毫无人性,在禽兽中亦是单独一档。】
【吴兴才女沈满愿:李隆基实是昏聩至极,杨国忠劝他下令哥舒翰主动出击,他照做不误,乃至大败。】
【大顺皇帝李自成:李隆基这个「太上皇」的含金量可与明英宗朱祁镇媲美,实乃大唐的天赐阴劫。】
【资政殿学士司马光:安史之乱命如草芥,何其残忍:「贼每破一城,城中衣服、财贿、妇人皆为所掠。男子壮者使之负担,羸、病、老、幼皆以刀槊戏杀之。」】
【武安君白起:李亨也是一位打败仗的奇才,六十万大军不设总指挥,仅有一名宦官监军,他不应该在唐朝,应该在长平坑底。】
【北魏文明冯太后:朕见过猜忌部下的,却没见过李隆基、李亨这种得了失心疯的,平定安史之乱的众多功臣居然无一善终。】
【大周女官上官婉儿:还真是无一善终,郭子仪屡被打压,张镐凄凉罢相,鲁炅在相州失败自杀,来瑱被冤杀赐死,李光弼愧恨成疾。】
【易安居士李清照:还有仆固怀恩,家族四十六人为国殉难,满门忠烈却为宦官陷害,被逼谋反,夷灭三族。】
【庐陵少年文天祥:最惨莫过于张巡和睢阳城,直接沦为唐玄宗父子争权夺利的牺牲品,贺兰进明、李巨、徐书冀、闾丘晓各自心怀鬼胎,谁都不肯出兵。】
【齐桓公小白:虎毒尚不食子,李亨却连自己的儿子建宁王都不放过,午夜梦回,扪心能无愧否?】
【太子少保戚继光:李隆基也不是第一次见死不救了,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西征吐蕃,因为无人救援,寡不敌众,战死阵中。王忠嗣也老惨了,仗义执言反被李隆基加害,后来英年早逝,郁郁而终。】
【唐太宗李世民:江山不幸,生此二君,良可悲乎!这两个混帐能坐上皇位,真是我大唐的耻辱。】
贞观位面,李世民看到这里,连连长叹,心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