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片江山,是他现在所处的这片土地,是倾尽心血为之付出一生的大唐啊。

他又怎能不满怀悲伤,潸然泪下呢。

殿内,一同集会的贞观官员们,也是长吁短叹,沉痛不已。

众人过了好久才缓过来,互相看看,见全场都在拭泪,无一幸免,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张巡当然人格高尚,但史官欧阳修的文笔也确实有点东西啊!

在座各位都几经世事沉浮,却还是被他三言两语的叙述拨动心弦,为之悲,为之哀,为之凄绝。

可见,欧阳修的文字极其富有感染力,堪称不可多得的史书佳作。

“好想把欧阳修拉到大唐来干活啊”,李世民感叹道。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是啊,他确实很适合来大唐!”

这次,就连最喜欢抬杠的魏征都没否认,反而一脸赞叹之色:“这篇《张巡传》写得真好,欧阳修其人定是一位大文豪。”

房玄龄也微微颔首:“见了他的文章,便觉得本朝修的史书颇为苍白无力,在史书叙事一道,唯有沈约可以相提并论。”

近来,李世民下诏官修《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五部史书,魏徵奉命总撰,房玄龄监修各史。

还有一本《晋书》。

之前,梁朝尚书令沈约曾完成了一百二十卷,稿件却在江陵焚书时亡佚,尽皆付之一炬。

沈约是整个南北朝时期最负盛名的大文学家,千古文宗,格律诗始祖。

他的声律理论一直在大唐沿用,他创作的《宋书》,作为南北朝时期质量最高的史书,自然也是本次大唐修史的重点参考模版之一。

李世民对于亡佚的沈约版《晋书》一直觉得很可惜,派人四处寻访,试图找回原稿。

倘若实在找不到,就只能由房玄龄等人从头开始修史。

一来工作量巨大,二来吧,质量也很难和原稿媲美。

同样是各自国家的宰相,房玄龄论治国济世、匡扶社稷,可以轻轻松松吊打沈约;但论文墨词藻、艺术修养,就轮到沈约吊打他了。

其他的修史者,令狐德棻、李百药、姚思廉、李延寿等人,他们的父辈几乎都是北齐、北周、陈朝等地的史官。

虽然家学渊源,功底扎实,文学上却是差了一些。

“哎”,李世民想到此处,便觉得颇为头大,挥挥手道,“再多派出一倍的人去找沈侯遗稿,掘地三尺也要挖出来。”

欧阳修、沈约,两人随便送给他一个写书也好啊。

怎么就一个都没有呢。

……

无独有偶,大秦位面的众人,此刻也在议论着欧阳修的《张巡传》。

秦前时代的史书特点是惜字如金,例如《左传》,一句“崔杼弑其君”就概括了无尽的腥风血雨。

然而,同样的一句话,到了欧阳修笔下,却能演变成两三千字跌宕起伏的故事。

这谁能不爱看?

嬴政给霍去病打了9分,颇为青眼有加。

给张巡也打了8.5,算是褒奖他异乎寻常的勇气,以及在危难中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脊梁。

打完分后,嬴政望着《张巡传》,颇为惊叹。

后世之人出手无比阔绰,得用多少斤的竹简才能刻下这一篇《张巡传》,而且,这还仅仅是欧阳修所著书籍当中的一小篇。

现在已知的信息还是太少了。

从直播画面来看,大汉帝国有霍去病封狼居胥,实力十分强大;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