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定是要诰命加身了。”
张氏笑着摆了摆手,长长地叹了口气。
柳惜瑶也是长舒口气,掀开车帘朝那不远处的皇城看去。
皇城上空的浓烟早已散去,午后的日落将整个皇城拢在一片橙光之中,有种异样的安宁。
短短三年之间,朝局骤变。
先是太子因贪饷被押,其党羽竟铤而走险,劫囚谋逆。
而后又是秦王与长公主勾结,借那贺寿之名,挟持百官家眷为人质,其带兵攻入皇城,意欲弑君夺位。
这一连串的变故,令本已年迈体衰,久病卧床的皇帝悲愤交加,心力交瘁,不过月余,便撒手人寰。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得臣心者得社稷。
晋王民心所向,又得众臣拥护,顺应天命登得帝位,其母周氏,册封为圣安皇太后。
御史中丞刘宜,参与平定秦王之乱,协助晋王稳定朝局,主持御史台肃清逆党,弹劾长公主等事件中,功勋卓著,忠心不二,遂擢升其为御史大夫,并参知政事。
勇毅侯长子宋澜,年少便镇守安南,战功赫赫,先帝在世时,特召归京,协晋王修撰《文武治》,立有武册修撰之功。
秦王谋逆之时,其临危受命,率军平乱。
新帝登基,感其忠勇,特封其为安南都护府大将军,南疆诸军,皆闻其号令。
至于宋濯,更是因其年少时于弘文馆几次三番救晋王与危难之中,两人君臣情意深厚,信任无间。
其人谋略无双,心思缜密,于秦王谋逆之初,便已是尽悉其谋,一朝破局。
特诏其为中书令,兼录尚书事,为百官之首。
此番秦王谋逆,凡参与平定之人,皆被论功行赏,长公主府内诸多女眷,也凭自身智勇而获得封赏。
张溱,忠言劝降,安定百官家眷,护诸臣妻女于危难之中,特赐一品忠护夫人。
荣华县主李英,识大义,擒逆主,功勋卓著,进封为一品永宁郡主。
宋滢,聪慧过人,智勇无双,随母立功,忠勇可嘉,特赐封为慧敏县主。
这一封封圣旨送去各处府邸,马氏也被特封诰命,钱嬷嬷与那日拼死相护的一应婢女,皆也有所获赏,然只有柳惜瑶似被人遗忘一般,迟迟未得任何封赏。
宋濯也因新帝登基一事,而一直忙到白日里见不到人,直至那深夜才归。
宋濯问她想要何封赏,柳惜瑶也没有客气,直言道:“要荣华富贵,要能安稳度日。”
宋濯笑而不语。
一个月后,圣旨终是送至梅苑,皇帝不光宣见柳惜瑶,秀兰与安安的名字亦是在列。
三人领旨谢恩,简单收拾一番便随着宫人入了皇城。
第80章 笼【铸金笼】
大殿之上,那个往日看似少年模样的李羡,如今身穿金色龙袍,端坐于金丝楠木龙椅之上,眉眼间再无任何痴傻怔愣之色,那股年轻帝王的凌厉已是赫然显现。
殿内只他们二人。
李羡垂眸盯了那身影良久,才出声唤其平身。
柳惜瑶站起身后,心中谨记着此人已是帝王,便未敢随意抬眼朝上首去看。
李羡缓声与她道:“可知你的封赏,朕为何一直未曾下旨?”
柳惜瑶缓缓摇头。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