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
阿福不含任何情绪,只是陈述事实。
屏风那头依旧不辨喜怒,还是那惯有的淡然语调,“府内近日在忙何事,怎连账房这般紧要之处,都已是忙到谁人都能管事了?”
阿福道:“县主为三娘子择婿,近日
来府内多有设宴。”
见宋濯未再言语,阿福也不再开口,更遑论试探一二,从前阿福在这方面是吃过亏的,如今已是吃一堑长一智,再也不会在柳娘子的事上多嘴了。
屋内陷入短暂沉默,只有炭盆中时不时传来几下噼啪声。
片刻后,屏风那头的宋濯终是幽幽开了口,“按从前书肆的旧例给她配银钱,药材也依她所托去买。”
w?a?n?g?阯?F?a?B?u?页?ì?f???????n?2??????⑤?.??????
永安街的那间书肆,两年前就关了门。他是念在祖母生前愿意庇护幽竹院,这才肯出手帮扶一二,至于旁的事,原也与他没什么关系。
人各有命,他能做的,仅此而已。
第5章 铸温雅和善
从西角门与阿福分开后,柳惜瑶又来到了慈恩堂。
小厮进院中通报,柳惜瑶就站在院外耐心等着,此处正是风口,她这身袄子似又短了些,左右周围无人,她也不再端着,背对风口,将手不住往袖子里面缩。
等了约有一盏茶的工夫,也未见那小厮回来,柳惜瑶脚跟有些发僵,便又在院门外来回走动。
这一走,目光便不由自主打量起四周来。
要说慈恩堂,她其实已经算得上熟悉了,只是从前来时,要么是陪老夫人礼佛,不敢随意张望,要么是来借经书,拿了书便会回去,如今日这般细细打量,倒还是头一回。
她一边踱步,一边抬手轻抚院外石墙上的莲花雕纹,这些雕纹细密精致,每一道弧度都被打磨得光滑圆润,再加上冬日里冰凉的触感,让她顿觉心中有股说不出的安定。
也难怪老夫人从前与母亲闲谈时,总是会忍不住夸赞二公子,要知这慈恩堂里里外外,皆是二公子宋濯当初为老夫人亲自督建的。
老夫人生前信奉佛法,每逢初一十五,必要亲自去潜龙寺礼佛,随着老夫人年岁渐高,腿脚不便,实不敢再叫她往那山上去。
二公子得知老夫人心中郁结,便特地从京城请来高僧,又从江南请来匠人,在府中建了这座慈恩堂。
柳惜瑶未曾去过潜龙寺,当初却是从老夫人口中得知,二公子是特地让人仿那潜龙寺的规制而建的。
最难得的是老夫人病重时,二公子刚中进士,尚未关试便匆匆赶回华州尽孝,直到老夫人病逝,他也未曾离开,日日宿在慈恩堂替祖母守孝。
想至此,柳惜瑶下意识抬起头,朝不远处的塔楼看去,她未曾进过楼中,却是知道二公子就宿在那处。
在她的记忆里,二公子仍停留在四年前的模样。
那时他已年过十七,长身玉立,眉目清朗,日日守在老夫人院中,母亲带她前去探望时,总能遇见他。
上身玉立,温雅和善。
这是柳惜瑶对宋濯的印象。
再后来,老夫人病逝,两人似乎就没再见过了,她虽会来慈恩堂,不论借书或是还书,每次待的时间都不会长。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