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冯太后点头,抬步欲行。

“太子。”赵上钧却叫住了赵元嘉,“你过来,今日既到此,可抄上一卷太上救苦经,明日斋醮,供奉神前,为先帝祈福。”

冯太后心中大慰,叹息道:“五郎有心了。”

赵元嘉立即道:“道长所言甚是。”

赵上钧的目光又落到傅棠梨的身上。

此情此景,由不得傅棠梨做主,她微微俯身,神情谦恭:“儿愿与太子同往,为先帝抄经祈福。”

冯太后满意地点头。

当下,赵上钧出了天尊宝殿,赵元嘉与傅棠梨随后跟上,拾步上了青阶长道,经行多时,转过滴水月洞门,到一处静室。

静室筑于松边,廊庑宽长,竹帘垂门,有虚室生白之意,玄安、玄度侍立门前,见赵上钧至,恭敬地推门卷帘起。

傅棠梨跟在赵元嘉的身后,进门的时候,被两个小道士的目光扎了好几刀,她目不斜视,双手笼在袖中,腰身挺得直直的,从容而过。

室内,窗下摆着一方长案,墙上挂着一张古琴,地上铺了蔺草坐席,和赵上钧在云麓观的住所布置得大致相类,如同雪洞般素净,只案边多了一个青瓷云纹博山炉,烟云薄如蝉翼,隐没在角落的阴影中。

赵元嘉不觉感慨:“道长住处何其简陋,委实不必如此自苛。”

赵上钧的眉目都没有动弹一根,他盘腿坐下,略一抬手,小道士搬了两张案几进来,分别摆在赵元嘉和傅棠梨的面前,又捧了笔墨纸砚来。

“太上救苦经,写吧。”赵上钧发话。

赵元嘉在案上翻了翻:“经书呢?”

赵上钧看了赵元嘉一眼,平静地道:“救苦经一卷,拔亡魂于无边苦海,解幽魂与长夜重泉,有大功德,宫中年年皆送此经,言为圣上及太子所抄,供奉天尊座前,不过区区数百字,太子竟不能记诵,道意不诚,何以祈福?”

这可着实为难赵元嘉。倘若对面的旁人,他早就发作了,但眼前这个是他的皇叔,威慑四海的淮王赵上钧,前些日子,赵上钧与他对坐饮酒,似乎平易近人,而此时,赵上钧眉目冷肃,与那时截然不同,赵元嘉的畏惧之心又习惯性地冒了出来。

他只能讪讪地道:“时日久了,记得不太真切,还需温习一下。”

赵上钧没有说话,只是冷冷地看着赵元嘉,他端坐不动,却自然有一股肃杀之意扑面而来。

赵元嘉不知皇叔今日为何如此严苛,让他仿佛面对考核功课的老太傅,他坐立不安,有些冒汗,求助地看了看左右。

玄安和玄度垂手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毫无动静。

傅棠梨在心里长长地哀叹了一声,不得已,开口道:“儿熟读道经,可代太子抄写。”

她顶着赵上钧锐利如剑的目光,语调和缓:“儿既许太子,如一体也,儿所书,即为太子所书,可表太子孝意赤诚,并无不妥。”

赵上钧垂下眼睫,遮去眼中的情绪,玩味地重复了一边:“如一体也?”他居然微笑了一下:“言之有理。”

赵元嘉平生头一次觉得元延帝的选择是对的,傅家二娘子确实贤良且聪慧,堪为京中女郎之表率。

他看着傅棠梨,觉得十分顺眼,纡尊降贵地表示了一□□贴:“如此,辛苦二娘了,我为二娘研墨,算你我二人同心并力,皆有苦劳。”

这称呼,就从“傅娘子”跳到了“二娘”。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