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两家都是流放来的,爹和顾叔以前虽做过高官,犯官的身份摆在这儿,贸然出头惹人攻讦。”
“吃点小亏是福气,上官拿了下官的好处,总会关照几分,爹和顾叔静待时机,厚积薄发才是正理。”
田大郎点了弟弟一句:“苏大人那儿还指望着爹和顾叔助他一助,等时机成熟后,不须说,苏大人就会想法子把爹和顾叔升上去。”
田清德瞧大儿子一眼:“去书院读了半年书长进了不少。”
田大郎淡淡笑道:“不敢得爹的夸奖。”
流放前田大郎就很会读书,不过那时只能算个单纯的读书人,为人处世都很平常,现在经了一番苦难,他看事情想问题深入了许多。
顾稳赞赏地看着田大郎道:“明年大郎下场考官,田兄也不必为大郎担心了。”
田清德没有顺着顾稳的话夸大儿子,只说:“戒骄戒躁,再接再厉!”
“是,儿子记住了。”
顾稳和田清德官职的事却放在一边,顾稳提到另一件事:“今年秋收后,松江城在田地上的规矩要变上一变了。”
“怎么变?”
“上头认为松江城垦荒的进展太慢,农官那里传出话来,自今年秋天开始,除了官府分给百姓的土地外,百姓若想多得土地,可自行开荒,自己开的荒地免税五年。”
“免五年?真是如此?”张世南问道。
顾稳:“是如此,消息是从农官嘴里说出来的,肯定没错了。”
“祁王给出的好处不小,这个消息通过商队传到关内,明年开春后定然会有许多失地的百姓来松江城垦荒。”
松江城的耕地逐渐扩大,粮食安全会得到更多的保障,只要有了足够的粮食,就算不收税,官府花钱买粮也行。
总之,只要粮食在松江城,不管朝廷怎么使小动作,松江城都稳得住。
顾佑安想明白前因后果,问她爹:“关内的百姓来得多了,山海关那儿会不会限制百姓出关?”
“暂时应该不会,还没到撕破脸的时候。”
纵使撕破脸,只要利益足够,百姓想方设法都会来关外,挡是挡不住的。
顾佑安又问:“咱们家能不能花银子从关内买人回来开荒?”
田二郎笑道:“哟,咱们顾掌柜还想当地主呢。”
“我有银子,想干什么不成?”
田二郎戳顾文卿:“瞧瞧,快瞧瞧你妹妹,如今不得了了,成了有钱人说话越发硬气了。”
顾文卿撇开他的手笑道:“你别闹。”
杜青最是赞同顾佑安的话:“安安想得对,这做生意啊风险大,手里握着土地才稳当。”
顾稳道:“官府的政策对谁都一样,银子是你自己挣的,你想如何安排自己做主就行。”
田清德说句明白话:“官府这般做,除了引关内普通百姓来松江城垦荒之外,其实也盯上了安安这样兜里有银子的,我估摸着,以后松江城的奴仆买卖要兴盛起来了。”
张世南细细思量,道:“那我们家也能买人开荒,给后代子孙多留下些田地,自有他们的好处。”
田大郎道:“官府这个政策利好大户人家和普通百姓,其实对爹和顾叔也是有好处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