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犒劳自己这帮兄弟?
结果不烤不知道,一烤竟然烤出来七千万两银子!整个崇祯十七年也不知道有没有收上这么多!
咋说呢……就,活该吧。】
【李自成不中用,一片石惨败给满清,匆匆举行了登基仪式就跑了。侥幸活下来的大户们又磕着头跪迎满清的小皇帝顺治。】
【结果满清来了一看,发现大明的官员、士绅和那些军阀是真的不做人啊!百姓都没油水可榨了。
那怎么办?江南地区繁华富庶,经济活跃,人口密集,那就是你了,拿来吧!
于是就有了通海案、江南奏销案和哭庙案,合称为“江南三大案”。】
【实际上,这三个案子是可以归到一起讲述的。因为有了奏销案,所以才引出了哭庙案,而哭庙案的结果之所以会遭到惨重的杀戮,则是因为有此前发生过的通海案的由头。】
【奏销案就是收缴拖欠的税赋。
奏销案虽被后世称为江南奏销案,实际上其范围是全国性的。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江西、陕西等六省以及安徽若干县份,都办过奏销案。其他各地不过点到即止,并不严厉,奏销案打击的主要目标,只有江南四府一县,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苏州与松江两府。
网?址?发?b?u?Y?e??????ü?w?€?n????????????????ō??
满清入关后,在江南地区实行了比明朝更为严厉的催科。而且拿这个作为经征之官的考成,不能足额征收的都要被参罚。
江南缙绅豪强松快日子过惯了,一开始仍然使用老一套——用钞能力结交官府,买通书吏,然后隐瞒田产、拖欠钱粮。
顺治十六年,朱国治被任命为江苏巡抚。他辽东抚顺人,隶属汉军正黄旗,跟江南一点瓜葛都没有,所以下手也格外的重。
江苏是士绅集中之地,也是欠税最重之地,巡抚衙门所在地苏州是重中之重。
朱国治直接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根据他的造册上报,清廷将欠粮者,不问是否大僚,亦不分欠数多寡,在籍绅衿按名黜革,秀才、举人、进士,凡钱粮未完者,皆被革去功名出身;现任官概行降两级调用。其中不少人被逮捕,械送刑部议处。
通过这个方法,一共降级、革除功名一万三千多人。】
文华殿的官员呆滞了。
一片寂静后,大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有辱斯文!
这简直是比元朝还要残暴、凶恶,他们绝对不能接受被这样的朝廷统治!
【甚至某探花只欠银一厘亦被黜。吴伟业、徐乾学、徐元文、韩炎、汪琬等江南缙绅著名人物几乎全部罗织在内。
这个政策差不多坚持了有十年,一直到康熙跟三藩对打,为了争取江南地主的支持,清廷才放松禁令,允许在奏销案中被黜降的官绅士子分别纳银开复。
这就是奏销案。】
【对于江南的士绅来说,换个天子换个朝代都是无所谓的事儿,反正他们依旧是高高在上的“读书人”。就算这个天子是异族野蛮人,要剃发易服,要跪着当奴才,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毕竟他们继续去压榨别人嘛,在大元手底下不就是这么过得?
但是!满清居然让他们全额缴纳赋税,这简直就是要了老命。甚至还因为这个革除功名,那直接就是刨了他们的祖坟!】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