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因此,他们会在千百年间,对孔孟的学说不断吸收、改进、更新版本,为统治者服务,更是为自己所在的阶级服务,从而让许多学说思想走了样。】

百官们一个个都颤抖起来,不知道是因为被说中了而觉得恐惧。还是觉得天幕几次三番的污蔑他们,实在忍不下去。

“意识形态”这个词他们没听过,但是意思差不多能够理解了。

就是说他们只维护儒家,维护自己的地位,甚至为了这些东西去对抗皇权。

虽然这样说……好像也没错。

但是这岂不是拐着弯儿骂他们无君无父?!

【这就是那位图书管理员同志喊出“打到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的原因。】

【作者有话说】

终于补上了_(:з」∠)_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但必须重复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这句话,出自点家的一篇小说,而最后关于“儒教卫道士”的观点,来自一位知乎答主。

w?a?n?g?阯?f?a?b?u?Y?e?ì????ū?????n?②???②??????????

第55章 明末下12

◎关于诛十族◎

【士绅和皇权的对抗,不仅仅是局限于朝堂,还表现在舆论话语权。

大家应该都知道,文人的笔杆子有多能颠倒黑白。几千年来,受害者简直如过江之卿。

我这里就随便举几个洪武、永乐父子俩的例子,来给大家破一下洗脑包吧。】

【第一个,就是徐达。】

“嗯?”徐达惊诧的抬头。

【徐达是朱元璋的老乡,也算是第一批跟随朱元璋的人,立下赫赫战功,激动人心的北伐就是他挂帅当总指挥的。

他为人谨慎、胸中有沟壑,因此基本没犯过什么错误,一路扶摇直上位极人臣。洪武十八年因病去世后,朱元璋还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又为他御制神道碑文,允许其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

可谓是生荣死哀了。】

洪武十八年……他还能活十五年呢,他相信这十五年的时候足够把北元给打残了!

徐达起身,叩谢陛下隆恩。朱元璋也赶紧下了御座,亲手把他搀扶了起来,拍了拍徐达坚实的臂膀。

一时间君明臣贤,其乐融融。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被戏称为“洪武唯一一个善终的功臣”,竟然也被人造谣说是因朱元璋逼迫而死的。】

还没有松开手的朱元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