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徐光启是北宋沈括之后,又一个能被称为全才的牛人。他会练兵、会铸炮;会天文地理、几何数学、农业水利,还会外语,能翻译著作。我要是崇祯,不得把徐光启榨干了。
结果呢,这些在那些士大夫眼里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奇技淫巧”,所以徐光启在崇祯年间只是个挂侍郎衔的詹事府少詹事。
宋应星也是,他一辈子只是个举人,考了好几次也没考上进士,只能在不入流的小官行列打转。但是,他会写《天工开物》啊!
《天工开物》可是世界上第一部 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如果能通过宋应星把土豆地瓜玉米这些南美农作物推广开,提高产量,那流民有饭吃了还会造反?]
土豆地瓜,这都是啥啊?
听上去像是好东西!
朱元璋搓搓手,就是不知道这个南美在哪儿,要是他能找到就好了。
[要说忠臣良将,那就更多了,除了孙传庭、卢象升,还有诸如孙承宗、曹文诏、曹变蛟等等,就算是著名贰臣洪承畴,如果不是崇祯因为军饷压力一味催促决战导致松锦之战输了被俘虏,也肯定不会投降,毕竟他前期在关内打流民还是很有策略的。]
崇祯脸色大变,他刚任命了洪承畴为延绥巡抚,他居然会投靠建奴!
平静了一会儿,崇祯又有些灰败的想,大明眼看要亡了,那些大臣给自己找出路也正常,他家祖宗英宗被俘虏了都不肯死节呢。
唉!
崇祯又抬起头,在心里默记了一下天幕提到的名字,打算回头想想怎么启用他们。
[但是崇祯似乎没啥识人的眼光,这些人要么就没被重用,要么死的很惨,唯一一个重用的洪承畴降清了,剩下崇祯重用过的诸如杨嗣昌、周延儒、温体仁,那个顶个的不是东西,还不如不用。]
温体仁“啪”的一声跪倒在地,他真的很慌,怎么好好就说到他身上了呢?
他在崇祯面前装孤臣可是一直装的很好,朝臣越弹劾他,崇祯就越信任他。可现在天幕居然当众骂他不是东西!
这……一向素有机智会做戏的温体仁麻爪了。
他凄惶惶的看着崇祯,想要表一番忠心,结果崇祯专注的看上天上,理都没理,让他瞬间背后就毛了一层冷汗。
[除了政治失衡、没有担当、用人多疑急躁之外,崇祯还有一个大毛病,那就是没有战略眼光,时不时的出现一些没有必要的“妇人之仁”,很让人无语。
崇祯七年,李自成、张献忠等流民军被陈奇瑜堵在了一个叫车厢峡的地方。
听名字也知道,车厢峡这地方险要,而且还不好进出,被堵在那里基本就是打出GG了。
陈奇瑜的大军封住了山口,又是漫天射箭又是大炮轰炸,再加上还下了大雨,流民军装备不行,马上就断粮了。只要再大明这边再坚持围堵几天,估计流民军全军覆没,历史就要改写了。
但是,李自成的谋士顾君恩出了个主意,他以重金贿赂陈奇瑜麾下将领,请求归降朝廷,还说了些似是而非的“鸟尽弓藏”的话。由于崇祯用人实在也没什么信用,所以陈奇瑜大概心里也有了些小九九,就没继续炮轰,而是把请降的事情报给了朝廷。
然后崇祯说:“贼亦我子。”就同意了。
嗯,同意了。
咱也不知道崇祯这脑子是怎么想的。
他们是活腻歪了才造反的么?不!他们都是吃不上饭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的!你招降他们有后续的监控安置措施么?你有诛杀他们的首领打散队伍么?
根本没有,up主我看史料看到这里真的无语。
他们从车厢峡的栈道出来后,到了破风县,马上杀了镇上的乡官一家一百八十口,周围四十个村庄被焚烧殆尽。
此时,距离接受招安不到十天。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