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建奴地窄人寡,一旦去打朝鲜,朝鲜必然守不住,怎么解决?--实际上建奴已经这么做了,朝鲜没办法是两头朝贡。
第三个,如今朝廷军费激增,百姓负担不起,怎么才能恢复辽东?
第四个和第三个本质差不多,是说流寇蔓延,但是朝廷缺钱,大臣只是一味的让朝廷减免钱粮,朝廷难道不知道抚恤百姓?但不收赋税怎么打仗?所以说有什么办法既能抚恤,又能提供军费?
第五个,屯田总是不见实际效果,粮食和马匹这些军队紧缺物资总是被拖欠,有什么办法?
第六个,有没有办法收复河套?蒙古察罕部和河套的部落联合起来了,有什么办法将他们分开?
第七个,流寇势大,海盗骚扰,加上水灾、旱灾频发,有什么方法?
第八个,文臣又菜又软弱,有什么办法提升武将的地位?]
朱元璋认真的听着,他身边的翰林随侍在奋笔疾书,记录天幕上所呈现的殿试题目原文。
他每听一条,脸色就难看一分,这些问题都是之前陆续提到的,而且都是目前他这里没有或者解决的不错的问题!
听到最后他点点头,虽然心里不爽,但这些分析倒是都没有问题,那……为什么会说那崇祯下虎狼之药?
崇祯的文华殿里,有大胆的大臣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讨论这个题目了。
不过让他们揪心的还是第一条和最后一条,陛下嫌弃他们这些官绅士大夫!
难道陛下还想恢复国初太.祖那种局面不成?他们想想就觉得可怕,真要变成那样,晚上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了。
一定要阻止陛下乱来才行!
[崇祯虽然是兄终弟及,从小没接受到正经帝王教育,但他敏而好学,是很聪明的。所以当了几年皇帝后,大明的弊病他基本了解。
可不知道是不是儒家经典读的太多,被理学给框住了,他的那些解决办法只能在朝堂打转,根本不适用于明末的乱世。]
[万历后期,东林党把持朝政,引起其他团体的不满,大明版本的党争开始了。到了天启时,皇帝宠信大太监魏忠贤,而魏忠贤身为皇帝的代言人,联合了其他不满东林党的官员,发展出了阉党,从此和东林党开始了好几年的针锋相对。]
朱棣狠狠摔了一下手中的马鞭,凌空卷起一声呼啸,吓得朱高炽不顾腿疾,往旁边跳了一步。
“党争,又是党争,北宋的教训还不够么!”
[崇祯继位后,罢黜了魏忠贤,让他去凤阳看坟。这个举动是没错的。
因为魏忠贤确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他是前朝旧人,还和崇祯有私仇--抚养崇祯长大的东李选侍,就是魏忠贤联合天启的乳母客巴巴弄死的。
但崇祯的错误在于,他不该搞扩大化,肆意扩大阉党名单,做成大案。]
朱元璋了然,他貌似知道虎狼之药是什么意思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稳定朝政,尽力消弭党争,先解决建奴的问题,等没有了急迫的外患,再回头调理内政,平息流民匪乱。
要知道他当年刚打下这应天府的时候,还要想方设法的平衡官绅和老百姓呢!
[崇祯定逆案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看你有没有给魏忠贤建生祠。
他的逻辑非常的简单粗暴,你给魏忠贤建生祠了,那你就是跟他关系好,就要罢官,永不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