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兄弟想吃饱饭没错,但俺只投汉人,绝不给鞑子当走狗!”
[就说咱们的主人公黄巢,他就一定是铁了心造反么?我在看他起兵辗转的过程时,差点笑出了声。
总觉得这是一个求编制而不得,最后只能自己来拿的励志故事。]
这些都是超出秦国君臣知识储备的故事,因此他们听的津津有味,还讨论了起来。
“右丞相,你可知这\'编制\'是何物?”
冯去疾捻了一下胡子,沉吟道:“老夫猜测,怕是个官位一类的职务的吧?这些黔首起兵不救求那些东西?既不是财货,那便是地位了。”
今日秦始皇也把扶苏叫到了殿上一同观看,他问扶苏:“你可有何见解?”
扶苏昨日心结解了不少,因此现下跟他父皇之间也没那么别扭了。
他抬眼打量了一下,发现父皇面色柔和,于是他也就大着胆子把自己以前的主张说了出来:“儿子觉得,冯老丞相说的不错,黔首所求不过吃饱穿暖,再进一步,就是升官发财。换句话说,若是这唐王朝能体恤民意,黔首也不会造反了。”
“嗯。”秦始皇听了这话神色淡淡,隔了几息才叹道,“我儿言之有理。”
扶苏惊了一下:诶?等等……父皇竟然夸我了!
[黄巢起义后,第一次和编制擦肩而过,就是咱们之前说的那个。朝廷只封了王仙芝没封他,他恼羞成怒暴打王仙芝。
第二次擦肩而过,是王仙芝死后,他的余部来投奔黄巢。黄巢一下变成天下起义军的总领袖。众人推举黄巢为王,号称“冲天大将军”,建牙开府,设置官职,甚至还改了年号,建元“王霸”。
霸不霸的不知道,反正他这么高调,朝廷气的想打的他叫爸爸。
于是发了狠,派了好几路来围堵他。黄巢被困在中原四战之地,突围不太顺利,再加上他想使用缓兵之计,所以于乾符五年投降接受招安。
然后朝廷给他封了个“右卫将军”,这右卫将军,是从三品的武职,为右卫副长官。职责是协助右卫大将军统领宫廷禁卫法令的。
听上去还不错吧?
其实到了晚唐宫廷禁卫都是由神策军负责,这些什么左右卫大将军早就沦为藩镇节度使的加衔。
单独只给黄巢封这个,那就是个纯虚衔,跟荣誉称号差不多吧。
可想而知,黄巢又他娘的反了。]
尉迟恭听到这里,忍不住哼道:“呔!一个反贼而已,还真想做什么大将军不成?”
李世民却看出了更多,他惊呼道:“左右卫竟然已经沦落成加衔?!那折冲府可还在?”
唐朝前中期实行的是府兵制。简单来说,就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三季种地,一季训练。
因为有均田制的存在,他们生活相对比较富裕,能自备弓矢衣粮,出征时一召集就能走,是当时唐军的主要战斗力。
而折冲府,就是府兵基层组织军府的名称,相当于平头百姓所在的乡、村。
府兵制、均田制,中央禁军划分的左右十六卫,是一套完整严密的体系,既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又可以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
而左右卫没有实职,那就说明这套体系已经完全崩坏了,朝廷战斗力可想而知。
“不肖子孙!竟能让国家制度败坏至此!”
二凤心里十分委屈,他夙兴夜寐,换来的就是这种结果?
[第三次擦肩而过,是他冲破包围圈后,南下来到广州。这次他想着,不能让朝廷来瞎搞了,给的东西完全不合他的心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