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又怎么能说是西医胜于中医呢?

在中世纪欧洲的医生尚且处在遇事不决、灌肠放血的阶段,而同时期我国经历了南北朝及以后一千年的发展,已经前有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王叔和的《脉经》、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等医学典籍,后有药王孙思邈、巢元方、崔知悌、张文仲等为代表的优秀医生们,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了完备的、科学的治理体系,并且一直传承了下来。

可是因为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快一步完成了工业革命,大量工业和化学成果的应用让西医飞快发展。

工业体系对于农业国家简直是降维打击,可以说我们的中医不是败给了西医,而是败给了西方先我们一步的现代医学。”

云青青没有多谈,只是掏出了自己的检查单,说,“西医的诊疗极大地依赖于仪器的辅助,大家也看到了,这个结果从我见到医生到医生给出判断过了将近两个小时,而厉害的中医甚至都不需要把脉就能够确定我的病因。

只可惜,我还没有见过这种水平的中医,不,我还没有见过中医。”】

隋文帝时空。

天幕消失了,但孙思邈仍然怔怔地站在原地。

此刻,他丝毫没有为自己以“药王”之名名垂青史而感到高兴,他一想到后世医学已如此神乎其技,而华夏传统医学仍旧裹足不前,就不由痛彻心扉。

“华夏医学衰微,是后人之过,亦是前人之责啊。”

“待我的《千金要方》成稿,我便带着此书入世罢。”孙思邈拎着水桶,慢慢走回屋,“济世救人,传道授业,余生唯此二事也!”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阴沉着脸,反复念叨着“闭关锁国”和“工业革命”。

“大妹子,当年我出兵北伐,檄文上写‘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话虽然不是我写的,但却道尽我心中之志。”朱元璋说到动情处,平日里绝不轻言掉泪的男人居然忍不住红了眼眶。

“老朱我虽然是一个粗人,但也知道异族入主中原,咱汉人总是低人一等,华夏周边蛮夷尚且如此,谁能想到后头那个清朝,居然让海外那些模样天差地别的异族人在我华夏大地耀武扬威!可耻至极!可恨至极!”

马皇后心疼地抓住丈夫紧握着的双手,温声道:“重八,我知道你心中有恨,如今上天有灵,让我等提前知悉后世之变,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我等自当振奋才是!”

朱元璋将妻子拉到怀里紧紧拥住,他没有再说话,只是紧紧绷着下颌,神情冷硬。

清高宗时空。

乾隆听着那“闭关锁国”四个字,只觉得刺耳至极。

“朕颁布《防夷五事》是为保大清国内太平,且仍与外邦有贸易往来,怎么能说是闭关锁国?不过是蛮夷之地,我天朝上国百倍胜之!”

话虽然说得这么斩钉截铁,但乾隆心里仍不可遏制地泛起恐慌。

莫不是真是朕行了这闭关锁国之事,葬送大清基业?

可大清与西方仍有贸易往来啊,这又怎么算闭关锁国呢?

朕知晓西方有些机巧玩意,可那不过是消遣的奇技淫巧,怎么就影响国运了呢?

清圣祖时空。

康熙对此的反应很简单,他立马宣了传教士入宫,想要从传教士口中了解更多关于欧洲的事情。

同时,康熙也在心里筹谋着,要给他那遥远的西方笔友——伟大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写写信,亲切友好地交流一下彼此的近况了。

至于送信,那肯定不能继续由传教士转达了,东方古国派遣的使团带着皇帝的亲笔信前往欧洲交流,想来他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