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云青青笑了笑,道:“那我就讲一下在我的印象里比较熟悉的几位吧。”

云青青掰着手指开始数。

“文臣方面,有提出‘天人合一’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有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以及搞钱有一手、推出‘算缗告缗’、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等一系列经济措施、硬生生支撑起了汉匈之战的帝国财政的桑弘羊,这三位的事迹都是在历史书上有专门的章节给学生学习的,算是一个考点吧。

当然还有耿直廷诤被称为‘社稷之臣’的汲黯,还有一个金日磾,好像原来是个匈奴人?还是王子来着?后来投降就一心一意效忠汉武帝了,最后还是武帝的四大托孤辅臣之一。不过我记得他主要是因为磾这个字太陌生了,当时翻了好久的字典才翻到。

跟文化艺术相关的话,就东方朔、司马相如,想当年我还特意抄写过《上林赋》呢。当然还有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司马迁。

武将方面,有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李广,不过这位好像是一个迷路达人来着?”】

秦始皇时空。

咸阳宫中。

正在教导扶苏的淳于越霍然而起,心中惊喜之情令他竟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淳于越念叨着这八个字,忍不住呼吸急促,他的面色涨红,眼神灼灼。

“如今法家一家独大又如何!后世千秋万代,终是我儒家显学更胜一筹!”

廷尉府。

李斯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要滴出水来,他已经可以想象得到,今日之后儒家那边会是怎样一派猖狂的嘴脸。

“哼,后世吾管不着,至少在当今、在大秦,儒家别想越过法家!”

李斯看着铺陈在桌案上的竹简,提起刀笔刻下《请焚书疏》[1]。

汉惠帝时空。

刘盈看到天幕上所示的“大汉第七位皇帝刘彻”几个字时,终于长长舒了口气。

大汉国祚既能传至第七代,想来吕氏并未篡国,或者说并未成功篡国。

但转眼他又担心起来,那是之前的史书,如今天幕出现已是最大的变数,焉能确定太后不会因此生出其他心思呢?

吕后轻轻哼了一下,低声道:“如此,想来陈平之流能更安心为吾办事了吧。”

汉景帝时空。

椒房殿。

王皇后心头一松,欣喜不已。

身边侍奉的宫人欢喜地奉承道:“恭喜皇后,太子顺利即位。”

今年四月,王娡和儿子刘彻先后被立为皇后和太子,但即是她身在后宫也知道朝中对此仍颇有异议,更遑论后宫里最大的那位还想要让心爱的梁王为嗣。

即使是已与馆陶公主结盟,但她的心中实在不安稳。

如今好了,天上的后世人亲口说日后是她的彻儿即位,想来朝中支持彻儿的派系能够更为壮大,儿子的太子之位也更易坐稳了。

“尔等在外切莫多言,还当谨言慎行才是。”

“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