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往北苦寒,只怕难行啊……什么?亩产千金的作物?还是三种?去!必须去!”

明宣宗时空。

郑和看着云青青随手画出的地图心潮澎湃,听闻云青青提起他下西洋之行更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咱一介残缺之身,竟也能青史留名吗?咱值了!……陛下,郑和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您看到了吗?”

此时此刻,郑和心里想到的仍是那个他从年轻时候就侍奉的君王——也是他唯一效忠的君王。他看着他的主君从燕王起兵靖难、到后来登临帝位得掌天下,而主君也给了他莫大的殊荣——走出宫廷建功立业的机会,只可惜雄主已逝,只留他在这京城孤老。

“郑和有此,皆由陛下所赐!”郑和拭了拭眼泪,眼神坚定,“咱要进宫求见当今,请求再出海前往那美洲,为大明寻来土豆玉米和红薯!”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拍了拍朱棣的脑瓜,笑道:“好小子,真有你的。”

没错,这次提问就是朱棣代替他的老父亲问出来的。

朱元璋被满屋子吵吵闹闹的文臣武将吵得心里烦闷,一见云青青挖出的土豆产量如此可观,忍不住凑过去小声跟朱棣嘟囔:“老四,要不你直接问一下这土豆怎么来的?……算了算了,让他们继续吵吧。”

老朱还是打算听智囊们的建议,但可惜,朱棣没听见他后面找补的这句话,于是他在自己的天幕上飞快地把问题写了上去。

——这么一长串是他自己补的,他想着反正没有说不可以,那他就先多问几个问题,万一都解答了自然是他赚大了,要是只回答一个他也不亏,要是出了什么情况……

反正我还只是个孩子啊!

八岁的永乐大帝如此想道。

带崽多年、读作大哥写作大爹的朱标年纪轻轻就深深理解到“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这一流传后世的法则,他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弟弟的异常,但由于被各路大臣拉着讨论,他没来得及制止。

直到他看到天幕上出现的那一行字,说真的,这一瞬间,朱标已经想好了一百种朱棣挨打时要怎么救人的方法。

果然朱元璋抄起手上的奏疏就要抽朱棣,朱棣熟练地躲到朱标身后,扯开嗓子大喊:“爹,我是听你说了才做的啊!”

顿时,朱元璋陷入了文官们呱呱的汪洋大海中。

直到云青青对着天幕外的他们做出来回应,并给出了足够多的信息,朱元璋才转怒为喜,脸上带着笑容夸了夸他的好小子。

一干人听到云青青输出的一系列信息,皆是惊叹不已。

“后世水稻产量如此之高,这土豆竟然排在第四位?那玉米又是何物?其地位竟仅次于水稻?”

“我只知晓海外尚有国度,只以为皆是倭国那等孤悬海中的弹丸之地,未曾想竟有如此广袤的土地?是我坐井观天了。”

“竟然这等高产作物在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