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真的不知该往哪去。
家人护着他活了下来,他只想安安稳稳地活着。
顾笙问道“你的家人呢?”
“全被土匪害了,只有我逃了出来。”他回复道。
众人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左云再次求道“求两位恩公收留。”
“我识字,家里是做药材生意的,会些医理和拳脚。”说完又咚咚磕了几个头,那原本就苍白的脸色此时更白了。
“你,你先起来。”顾笙连忙道。
就这样,左云便暂时跟着他们一起了。
顾笙看着左云虚弱的身影,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酸楚。
他轻叹一声,伸手扶住少年颤抖的肩膀,“你先别急着磕头,伤口还没好全呢。”
“咱们还在这里呆几日,等你养好伤再做打算。”
左云抬起头,眼中泪光闪烁,却强忍着没让泪水落下,只默默点了点头。
“多谢几位恩公。”
回屋后,顾笙对李修远低语:“这孩子身世可怜,但心性坚韧,留下他或许不是坏事。”
李修远颔首,“嗯,就且先留下吧。”
就这样,左云留了下来。
原本的三人行,变成了四人。
生活的轨迹似乎没有太大变化,却又悄然融入了新的气息。
每到一处地方,李修远出门求学拜访当地名士或查阅典籍时。
顾笙便带着张良和左云去逛集市,尝尝当地有名的各色小吃。
左云话不多,总是安静地跟在顾笙身后,像个影子。
偶尔尝到新奇美味,脸上也会露出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
顾笙看在眼里,便更乐意带他出去走走。
有时候,李修远也会特意带上左云一同前往。
这关于让左云当书童的提议,最初是顾笙提出来的。
他看着其他世家公子身边大多跟着小厮或书童,处理杂务、整理书稿、跑腿传话。
便觉得自家相公整日埋头苦读,身边没个得力的人帮手。
许多琐事还要亲力亲为,实在辛苦。
一次晚饭后,他拉着李修远商议:“修远,你看那些世家公子或秀才老爷,身边都有个书童跟着。”
“端茶递水、研墨铺纸、跑腿传信,都能省不少心力。”
“虽说咱们不一定让人做这些,但身边有个人做这些杂事,你也能更专心温书备考。”
“我看……不如让左云试试?这孩子识字,人也沉稳。”
李修远沉吟着,他并非讲究排场之人,但顾笙说得确有道理。
左云识字,理解力强,性情也沉静,若能分担些杂务,确实能让他更专注于学业。
而且,让左云有个明确的身份和职责,或许也能帮助他更快地安定下来。
几日后,李修远寻了个机会,单独找左云谈了此事。
他将顾笙的想法和自己的考量,坦诚地告诉了左云,也明确询问他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左云听完,几乎没有丝毫犹豫。
他站起身,对着李修远深深一揖:“公子不弃,肯给左云容身之所已是再造之恩。”
“能为公子效劳,分担些许,是左云的福分,岂有不愿之理?”
“左云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公子和顾郎君信任。”
这“书童”的身份,于他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更像是在这茫茫人世重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