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卫长昀问道:“是要做那个包谷粑?”

姜宁不好意思地挠了下头,讪笑道:“不是,包谷粑做不成,那得要没晒干的玉米,磨成浆加上面粉和鸡蛋来做,这会儿玉米不是才种下去,只有老玉米。”

所以得换一个做的,就做玉米烙饼好了。

“家里上次磨的玉米面还有,是要再磨细一点?”卫长昀问完,又道:“还有,家里的豆子不够做豆腐,只能从外边买,是要去镇上买?”

“不用,就在村里买。先买一些试试,若能卖得成,再买多些。”

姜宁摸了摸下巴,“反正只是豆腐,心怀不轨的人就算要猜,也猜不到关键上。”

姜宁接受了十五两这个闷亏,不代表他真的好脾气。

王邦父子给姜大志通风报信,还知道了他们跟易安楼那边有来往,肯定不会安分,说不定还惦记上了他手里能赚钱的法子。

趁着这次买食材,顺手放个饵出去,看看鱼上不上钩。

卫长昀诧异地盯着姜宁看,反应了会儿才明白他的目的,“嫂嫂是想……”

姜宁冲他眨眼,“嗯。”

-

卫家那位嫁过来就守寡的夫郎,一向和村里往来不多,只跟赵家、王三、杨秀才走得近些。

见到其他人,也就点下头,喊个人。

村里其他人倒也不在意,毕竟日子是自己过,除非是谁家有了红白事,才会一块去搭把手帮忙。

人家一个寡夫郎,只要不跟人有染,别的事外人也管不上。

只是这两日,卫家从村里磨坊那儿买了一篮豆腐的事,一下传开了。 网?址?发?布?y?e??????ǔ???è?n????????????????ō??

传着传着不止豆腐,还说起了之前买鸡崽的事,去镇上卖土豆和辣椒面。

说着小本生意,可卫家的日子眼看着是比从前好了。

卫家日子一直过得清苦,说是好了也是跟自己比,就那土房,跟村里有些家底的比,完全不够看。

“哟,这不是秋哥儿吗?怎么,从河边洗衣服回来啊?”

赵秋抱着一盆衣服,瞥眼靠在树上的王栓,哼了声没理他,快步往家里走。

“卫家那个小夫郎不是跟你关系好,发财的时候不带上你,倒是让你给他跑腿,占你便宜呢。”

有病。

赵秋在心里骂了一句,停下来冷眼瞅着他,“什么发财不发财?我只知道你这样的,这辈子都成不了才。”

王栓“嘿”了声,一把拿掉嘴里叼着的狗尾巴草,“你这小嘴真是牙尖,信不信我上你家提亲去,正好帮你挡了那个无赖。”

赵秋脸一白,咬着下唇瞪向王栓,将手里的皂角扔他身上,“无耻!”

丢下这话,飞快往家里走。

走到拐弯处时,不由回头看了眼还站在那儿的王栓,心里七上八下的。

王栓怎么突然关心起宁哥儿做生意的事了?

正在家里捣鼓玉米面的姜宁,拿着竹筛,坐在小凳子上筛出合格的玉米面。

“还以为昨天能干完,结果今天还得再来。”

姜宁仰起头,被飞下来的玉米面呛了下,连忙别开脸,“等弄完再晒两天就能收起来。”

卫长昀听他呛到,停下推磨的动作,看他没事才又继续,“不差这一两日。”

书铺那边的石刻摹本,有时找上门来,也要好几日才有人去做。

倒不是没人接,是人家有要求,得要字能临摹得像的,几乎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永安镇就几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