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口中的匪军实则是打出替天行道旗号的反贼,首领号称“天王”,手下皆以“天王军”自诩。岂会放过钱粮充足的县城府库,光顾穷乡僻壤?
越殊并未一口答应,也不曾断然回绝。他只问道:“先生打算何时出发?”
方先生告诉他:“三日之后,辰时离开。在此之前,你若有了主意,可来寻我。”
他定下的日子是十月十九。
方先生的承诺自然是可信的。奈何辽源县令的能力与勇气却不值得信任。城中缺衣少粮、装备破旧的守军实力亦不足为信。
十月十八,天王军抵达辽源城下。
辽源县令半夜出逃,被逮个正着。
城中军心涣散,火光大作,张、王两家大户联手献城。
十九日清晨,天王军入城。
而倒霉的方先生,非但没能跑成,反而被天王军首领抓了起来,强行征他为幕僚。
第28章 神医妖道28
◎人世如洪炉,一念济苍生◎
辽源县衙。
原属于县令的宝座换了主人。
一条身高九尺、燕颔虎须的大汉坐在这里。一眼望去,好似一座巍峨耸立的山。
室内的空气仿佛受他挤压而变得稀薄,以至于被带到大堂的方先生有种喘不上气的感觉。
默默听完上首这位方天王发出的“招贤令”,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摇头。
“老夫只是个教书匠,请天王另寻高明。”
大汉不悦地皱起眉毛,又重重舒展开来。
想到戏文中看过的桥段,他像模像样起身来到方先生面前,摆出礼贤下士的姿势。
只是一开口未免“糙”了些:
“先生是有大学问的读书人,天王军正需要先生这样的人才,还请万万不要推辞!”
“这、这……”方先生惊得连退两大步,心说若真在反贼处挂了号,岂非晚节不保?
身为一名传统文人,他固然看不惯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也同情被敲骨吸髓的百姓,却不代表他能认同暴力反抗的方式。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永远是心怀理想的读书人的第一选择,而非造反作乱。
他只好含糊其辞地推托起来。
大汉的眉心再次不耐烦地一跳。他强行按捺下去,扯出个笑容。
听说越是厉害的读书人越是矜持,天王军首领方鼎决定拿出“三顾茅庐”的耐心:
“先生不必客气。你我都姓方,指不定百十年前是本家呢!县令都降了,先生何不加入我天王军,咱们共襄那个、盛举?”
他越是和颜悦色,方先生越是不肯屈就。堂堂读书人岂能与反贼为伍?
当下作揖道:“老夫只会治学,对行军打仗与治理地方皆一窍不通,天王实在高估我了。”
言罢,他袖手而立,不吭声了。
方鼎的脸色难看起来。
“你这老头真是茅坑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