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实际上的动笔总比想象难,即便有闲云留下心得和写作指导给方小葳,她依旧文思艰涩,大脑几乎要被掏空。

小泥炉里果木炭的轻轻躁动声噼里啪啦,是完美的白噪音,灶台边,她一面伴着火星的点点迸裂响神游天外,一面下意识地机械般搅动勺子,水泡变大破碎,咕嘟嘟叫。

幸好,有钟离及时端开沸腾且即将溢出的菌汤,使其离火,提醒方小葳:“回神,小心烫伤。”

“哦哦哦我的汤,差一点就糊掉了,这笋可是我赶早去轻策庄挖的。”方小葳掉线的大脑重新连上,急忙去接,小心拿过锅边的把手,“突然觉得用闲云小姐发明的烹饪机关没什么不好,缺少灵魂就缺少灵魂吧。”

今天休息,不开店,近来因成日地思考如何写书,方小葳在吃上略简便些,早饭往往是清粥配小菜,午饭略炒一道时蔬,过午后不食,饿了到食肆里点份例汤喝,真真粗茶淡饭。

而钟离自觉不会真得感到饥饿,遂陪着方小葳这么吃,别有一番风味。

最后,反而是方小葳再也受不了,大清早驱车赶往轻策庄,朝满地嫩生生的春笋下狠手,挖上许多回家,又多付给村民们些钱,连同买走一筐菌菇。

“我帮你。”钟离观她实在心不在焉,便无奈道,“去休息吧。”

煮菌汤是为做面,鲜笋菌菇面。

煸炒过几种蘑菇与春笋尖后,倒进浸泡了蘑菇的水,只放入生抽与盐,朴实无华的调味才能衬托出菌菇中浓缩着山间味道的鲜美,为使鲜上加鲜,稍微增添一小把黄豆芽与娃娃菜,此乃惯用的素高汤做法。

最好用细面,柔软的口感方适合配菜少、清澈鲜亮的汤底,面少汤多,清柔相宜。

吊汤的豆芽与娃娃菜不浪费,捞出后过凉水拌上香油、麻油,淋一点醋,算不错的爽口小菜。

“不知不觉又到吃蘑菇的季节了...说来璃月的蘑菇虽然多为食用菇,但不如须弥的野生蕈菇种类丰富。”方小葳小口吹气,先尝一勺清亮的春笋菌汤,“须弥还有非常鲜美的树王圣体菇,如果今天是用它做汤底,野蕈的山珍鲜味会更明显。”

“但或许会掩盖住春笋的清新。”钟离对异国的蘑菇品种亦有独特见解,“树王圣体菇最好单独烹饪,以猛火爆炒,加以少许晒干后的辣椒调味。”

“哪天试试,可以写进食谱书里。”方小葳如今是满心写书。

她已经把要出的食谱详细分好类别,为家常菜、创新菜、甜点和饮品四大项,前两项菜品中又分荤、素两小类。

最后则是记录朋友们的私人料理,所认识的人几乎都来投稿或略些了几句烹饪心得,影除外。

一来,稻妻神明素来以严肃形象示人,不方便参与这种事;二来,确实强人所难。

“可曾列过基本大纲或目录了,我看看。”钟离问。

方小葳怕他看不明白,详细介绍起记得乱七八糟的草稿纸上的内容:“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更多的人尝试烹饪,降低料理的门槛,所以没将过于复杂的菜品加入其中。”

至于素食类,也多是出汁渍菜、番茄罐头、辣萝卜干等简单易上手的小菜。

清炒的时蔬并不多。

某些菜看着容易做起来却相反,若想使在家炒时蔬的色香味与在外面食肆中卖的划等号,需费大功夫,光是炉灶温度这一点,就很难解决。

但本着美食无门槛的理念,方小葳仍在其中标注过烹饪技巧——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