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垂眸看了一眼正在俯身行礼的庶子庶女,这两个向来是最省心的。
不像隔壁院子的那个……
吕氏摆了摆手,示意两人起身,“都坐下吧。”
许栀和默默用眼角余光打量场上局势——许县令和吕氏坐在上首,左边第一位到底大娘子留给姚小娘的位置,还是留给大郎许应棣的位置呢。
如果是大郎且好说,直接顺着往后面坐就是了。只怕是留给姚小娘的位置。
要是姚小娘坐在这边,许栀和左边一个姚小娘,右边一个许玉颜,不必动脑都能知道场面何等腥风血雨。
她可承受不来。
许栀和愣神的期间,上头的吕氏朝身边的婢女使了一个眼色。
后面侍奉的婢女在左边第四个位置前倒了一杯茶水,道:“姑娘请落座。”
许栀和:“……”
当真白想那么许多。
她的位置原来在这后头猫着呢。
许栀和从善如流,走到婢女的身边坐下。
这位置巧妙,刚好左边临门,一转头,就能看见庭院外面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
许应樟落后一步,看清许栀和坐的位置后,忍不住愣了愣。
去年大郎远赴汴京赶考,三姐姐当时是和二姑娘许宜锦对面而坐,当时的位置,正是顺数第二。
没想到一年功夫,坐到了最末的席位。
杜小娘见他发呆,伸手推了他一把,“快去三丫……你三姐姐对面坐下。”
许栀和看着许应樟一脸懵懵懂懂地被推了过来,心底觉得有些好笑。
兜兜转转,最后面的两个位置依旧被他们俩承包。
吕氏见两人坐下后,清了清嗓子道:“黄昏时候姚氏那边叫人传了话,说是六姑娘想和她坐在一处……应樟,委屈你了。”
言外之意,他们两个人轮到这个座位,都是姚小娘的意思。
冤有头债有主,若是心生不满,也别找错了人。
许应樟被吕氏点名,立刻起身,拱手道:“母亲言重,六妹妹年纪尚小,让一让她是应该的。”
吕氏见他一脸平和,不知道是信了还是没信,嘴角无声地动了动。
在旁边人看来,她依旧是端庄又威严的样子,抿着唇角,神色冷然。
等候的期间,许栀和在心底暗自数了数席上的座次。七哥儿许应松尚且年幼,跟在杜小娘的身边,故而是没有他的座位的。
许县令自然和吕氏坐在上首。下面剩了五个位置,算算没来的大郎、许玉颜、姚小娘和许兰舒。
数目是对不上的。
难不成有什么人要来?
许栀和心底有些奇怪,却又找不到人询问,只能在心底暗自琢磨。
吕家一家子都在湖州任上,抽不出空……况且真要是吕家来了人,也不该是杜小娘坐在右一。
看来这位“来客”,身份低于许家大郎,又同时,高出他们这些小辈。
两相结合,并不难猜。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