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更惨些。
原来这些年寄过来的银子,都没到弟弟手中。
今年九岁的青文弟弟,一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在庄子里割草喂马。
那庄子,甚至原本就是他家的。
是家里出事之后,老仆用积蓄买下来。
这老仆在世的时候还好,人走了之后,他儿子儿媳对主家没有情分,只当青文弟弟是个小奴仆使用。
青文用了些手段,把银钱要回来,也耽搁了日子。
纪霆并不过多评价,只道:“接到身边了就好,先安心养着的,去请个大夫过来,把个平安脉。”
这是怕他们身上有暗伤,知道了也好治。
不过从他们口中也知道。
这一带的百姓,日子都不好过。
不论什么人家,都要省吃俭用。
资源少,矛盾就多。
所以他们两家的情况并非意外。
他们俩的家人也过来见了纪大人,纪霆起身道:“不必客气,以后离得近,有什么事直接讲即可。”
纪霆摸摸青文弟弟的脑袋:“年后送去读书吧,不读书不行。”
青竹他们几个跟着纪霆,都是读书念字的,自然知道读书的好处。
青安还道:“你弟弟就是我弟弟,我娘也能照顾他,放心吧。”
等到两人真正休息,已经到下午。
纪霆又给他们放了两日假,安顿好家人再说。
反正现在天冷,并无什么大事,无非是衙门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毕竟有大事。
人家也不会找他们啊。
纪霆笑了笑,跟王县丞他们还在街上走了走。
京城的腊月还是很热闹的。
更因为大家都放假了,街上人更多。
门北县则格外冷清。
按理说一个上县不该如此。
“过完年再说吧。”
衙门腊月二十六放冬假,一直到正月二十六再开门。
开门头一件事,便是忙今年,也就是宝泽十三年童试。
虽然对本地教育水平没什么信心,但该忙还是要忙的。
自己考试,跟看别人考试还是不一样。
考试之前,纪霆的科举心得童试篇,卖得更火爆。
隔壁好几个县的书铺老板,都是拉着车来买。
本地更是如此。
能在这种穷地方读书的,家里条件都不会太差。
教谕乐见其成,只是账目做得一塌糊涂。
好在有刘主簿在,再加上纪阳,账目总算合格。
纪霆跟王县丞埋头设计本地的水渠。
最好是,改动的地方最少,但用处最大。
王县丞原本还说,这项事情很难,需要专业人士。
“我会一点。”纪霆笑,“在外祖家住的时候,学了一两年。”
纪霆外祖是卓侍郎。
有名的治水世家!
再想到卓侍郎给他写信,让他来做纪大人副手时说的话,不由感叹:“你跟外祖感情可真好。”
连这样压箱底的本事都教。
不过也是,卓家没什么出众的人才。
肉眼可见的,到卓侍郎儿子这里就大不行了。
那把这手本事给真正的天才,似乎也没问题。
纪霆亲自动手,把门北县下二十二个村庄镇子,所有水源做了标注。
再计算人力物力,分配好人手。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